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278、爱屋及乌

大皇子萧统和二皇子萧综未必特别注意过五馆生, 也未必看得起庶人, 只不过父亲看重,他们就也跟着另眼相看,但这种“例外”并不能给这些五馆生们带来安全感。

他们就像是皇帝手里随意捏着的玩具,捏着的时候还可以,等不在乎了,随时都能扔到角落里去。

人都是群居的社会性生物, 一旦到了安全的领地范围, 整个心都会安定下来。

此刻的五馆生们便是如此,他们已找到了正确的定位。

各种意义上的。

而提出这个意见的马文才, 也被很多国子学学生看成了“惯会四两拨千斤的‘聪明人’”。

聪明圆滑的人,往往都没有什么“脾气”。

后院开诗会,这么多人, 要一首首咏颂再评头论足简直像是卖菜, 所以同泰寺里准备了不少长卷,坐在一起的人可以同时在卷上书写, 也可以写完传递, 等写完后再交到天子和皇子们手里, 由他们品鉴。

如此一来, 字迹和诗作都列在一起,字迹优劣一眼可见,这些长卷也可以作为墨宝在同泰寺中保存。

在天子率先咏过一首赏桂诗后,诗会就算是开始了,后园里侍奉的十几个知客僧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后园里坐的人群身份地位不同, 所以甲等门第的在甲等门第中传递,其他等的也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气氛热闹却不混乱,倒颇有点“野外教学”的意味。

至于五馆生们,自然以学馆所在为团体,每间学馆的五位门生写在一张长卷上。

对于这场诗会,几乎人人都有准备,或在树下,或在溪边,铺开长卷之后提笔便书,速度倒也算快。

傅歧几人也是如此。

傅歧不擅诗,找了首以前写过的其他诗歌修修改改,就算自己混过去了,他对这些素来没有什么野心;

褚向的七言平仄工整、风格也端方,就是不功不过,算不上什么惊艳之作,但一笔隶书写的倒是漂亮。

孔笙是他们的同窗,作诗水平众人都知道,可是这一次的诗赋却颇有让人新鲜之处,从他对着几个同窗躲闪的眼神来看,恐怕也是请了人捉刀。

徐之敬老本行是医,所以诗中赞扬了一番桂花能够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的美德,乍一看不像是诗,倒像是什么药方子

“这……这是什么?”

傅歧看着署名“马文才”的那张长卷,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他看错了吧?

其实他写的是长赋,只是自己看错了……

不仅仅是他,大部分五馆生看到马文才落笔不断时,都以为他写的是长赋。

“这些乡下土豹子!”

有几个观察着这边的国子生在心里笑话。

“他们没来过京中,不知道如今五言和七言才是陛下最好的文体,用这么长的一篇赋,长则长矣,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够了,可一拿出来,绝对要贻笑大方。”

天子要开诗会,除了桂花提早开象征着“祥瑞”以外,更多的大约是想知道五馆生和国子生在“修养”方面的差距。

他本身自诩是天下第一风雅之士,“门生”的水平太差岂不是很没面子?

这提早做了命题让所有人准备,即便是五馆生,也总能有一两首水平好的诗作能拿来见人。

到时候一宣扬出去,五馆生的诗才也就传出去了。

每个人将诗词题完,知客僧人们将长卷一卷卷捧到天子和皇子们的面前,呈给他们品鉴。

以萧衍的诗才,哪怕他不是皇帝,在这样的宴席上作为品鉴人也是绰绰有余的,不过大概是被刚才的席位之争弄得没了什么兴致,展开长卷的动作都是懒洋洋的。

国子学的学生通常都是他熟悉的晚辈,很多诗不具名都能看出是谁写的,他一边看一边诵读,遇见觉得还不错的就对自己的儿子们指一指,示意他们也给一点意见。

每到这个时候,他们身边就会有个知客僧飞快地将这首诗抄在一盏小灯笼上,看起来很是风雅。

随着一盏盏素白的小灯笼被放在长案桌上,所有人的心里也产生了期待,一边希望自己的诗能被看中,一边又好奇为什么要抄在灯笼上。

很快,会稽五馆生的长卷被展开了。

第一个出现在卷头的是傅歧的诗,他用的是以前作的,写得就快,萧衍一看也就明白过来,笑着摇了摇头。

“这孔笙的诗,倒有些野趣。”

太子跟着诵读自己喜欢的两句,“……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挺好。”

“石冷开常晚,现在早开,是说僧人把石头都焐热了吗?”

二皇子瞟了那抄诗的知客僧一眼。

僧人动作一僵,而后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一样继续抄写。

“这……”

随着书卷完全展开,占据了书卷一半位置的小字以一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撞入了所有萧氏皇族的眼中。

“这是……”

密密麻麻的小字爬满了案头,虽然篇幅不长,但用心一看,就知道这绝不是什么长赋。

“……祥瑞论?”

萧衍和之前的傅歧一样,猛地眨了下眼睛,觉得大概自己是看错了。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

“……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褒女也,?始于夏庭。曹伯阳之获公孙强也,征发于社宫。叔孙豹之昵竖牛也,祸成于庚宗。吉凶成败,各以数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

“哈哈哈哈,这马文才果然写了策论!”

萧综在心里狂笑着。

“他居然写了篇《祥瑞论》告诫父皇,不合时节的祥瑞也许并不是好事,他居然用的直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萧综一样在心中赞赏着马文才的大胆,其他几个皇子都板着脸,约莫已经把马文才当成了那种恃才傲物的疯子。

萧衍一开始脸色也不太好,但这策论辞采精美,语言整齐,以他的年纪能写出这样的骈文,算是极为有见地的年轻人,于是强忍着心底的不适看了下去。

“……凡希世苟合之士,蘧?戚之人,?a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得与失孰贤也?荣与辱孰珍也?故遂?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父皇,别看了。”

三皇子萧纲伸出手去,压住那张长卷。

“这马文才这么放肆,我叫人把他赶出去!”

“你松手,让我看完。”

萧衍拍了拍儿子的手背。

“无论他写什么,对于做文章的人,都要保持尊重。”

“可他也太大胆了……”

三皇子还准备再说,却被太子的咳嗽声打断,在亲哥哥阻止的目光下,他只能忿忿地作罢。

其他人都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但见几个皇子都站起来围在了皇帝的身边,三皇子还伸手去拽长卷了,也都猜到大概是有什么诗作出了问题。

几个知客僧面面相觑,手中拿着灯笼却无从下手。

自天子喜爱七言,世人作诗好用七言,也有寻求古朴之意用五言的,是以用这种小灯笼题写诗词就很合适,但谁能猜到有人会在诗会上写这么一大篇策论呢?

傅歧担心地扯了下马文才的袖角。

“等下要陛下问责,你就说自己年轻气盛,乖乖认错……”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马文才压低了声音回。

褚向看了眼那边的皇帝,又看了眼身边的马文才,眼中若有所思。

在一片莫名的沉默氛围中,萧衍读完了那篇并不长的“祥瑞论”,读完之后,他看向马文才,扬声喝道:

“念佛,你可知罪?!”

这喝声又疾又响,马文才先是心头一跳,而后听到他唤“念佛”,那心才定了一定,轻轻迈出一步,微昂起头:

“学生不知何罪。”

声音清冷,表情倔强。

言罢,嘴角紧抿,直直盯着离自己脚尖不远的地面,大有死撑到底之势。

萧衍本想将他召到面前来敲打一番,好让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张扬”资格是谁给的,猛然间见到他这样的神情,心头巨震。

那是郗徽每次和他争执之后,虽心中不安,却依旧倔强的惯有表情。

蓦然间,他对发妻的思念、愧疚、悔恨和追忆齐齐涌上心头。

上一次看到这样的神情是什么时候?

是了,是自己奉旨抗魏,手握兵权沾沾自喜时,妻子指着鼻子对他骂着“你只讥笑汲黯做主爵都尉直到白头,而不警戒张汤后来遇到了以牛车安葬的灾祸”时。

而后来,自己倚为友军的同朝好友嫉妒他的上升速度,在他被包围时私自带着部曲逃走了,险些让自己战死在郑城,正应了妻子“张汤牛车而葬”的劝谏。

她是对的,她总是对的。

只有她会在一片褒扬和赞叹声中狠狠地戳醒自己,提醒他前路还有很多的危险……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你说你不知何罪?你在这大家都高兴的时候,写这么篇破骈文,惹得大家都不快活,还指桑骂槐说父皇,说父皇……”

三皇子看了父亲一眼,咬着牙继续说:

“说父皇是只喜欢听赞美之言的昏君……”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吸气声、怒哼声络绎不绝,更有不少阀门子弟站起身,看样子随时会跟着皇子们“训斥”马文才一番。

就在刚才,他们还觉得和稀泥的马文才是个“聪明人”,是没有脾气只注重利益的下等士族,和他们见到的大多数“聪明人”一样。

下一刻,他们就发现他们错了。

这马文才不是“聪明人”,就是个“疯子”!

在众人的怒目和担忧神色中,马文才非但没有退,反而更近了一步。

“事情的发展有必然如此的原因,事情的结局有原本如此的根源。譬如月亮周围起晕则将要刮风,屋柱石础返潮则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这不是祥瑞。可要人为制造出要刮风、要下雨的迹象,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

“我没有说陛下是昏君,我只是提醒陛下,一旦他‘欣喜’于祥瑞的出现,以祥瑞为好,天下间的祥瑞就会蜂拥而至……”

他的眼中满是怒意。

“可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祥瑞?一旦人人都不修德行和才能而追求‘祥瑞’,这世道就要乱了!”

“马文才,你疯了!”

“马文才,你大胆!”

“马文才,这是诗会,不是朝会,你当自己是什么!”

“难道不是因为陛下喜欢桂子早开这样的‘祥瑞’,才开诗会的吗?以我看来,这诗会开就开了,却不该有什么歌颂祥瑞的诗传出去……”

马文才语不惊人死不休。

“要今天真有什么绝妙好诗传出去,那才叫助纣为虐!”

听到马文才将梁帝比作纣王,傅歧吓得差点想要抱住身边的褚向压惊。

“他真敢说……”

褚向脸色也发白,喃喃道:“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马文才,我知道你的心是好的,但是你也实在太狂浪了……”太子萧统皱着眉斥责他:

“你只是个秘书郎,不是言官。即使是言官,也不该有如此悖逆之言。”

“大哥,任谁都不会把父皇和纣王联系在一起的,父皇生活简朴、纣王酒池肉林;父皇宽厚仁慈,纣王残暴无德,马文才只是打个比方,你别给人家扣帽子,父皇都说了,要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

二皇子哈哈笑着打断了太子的话。

“还说是,大哥才是那个多心的人?”

“二哥,你别老对大哥说话夹枪带棒的。谁跟你一样,一肚子弯弯绕绕的肠子……”

“好了,别吵了!”

萧衍刚从往事中回过神来,就听见老三对自己的兄弟不敬,下意识地皱起眉不悦道:“他是你二哥,你要敬重你的兄长!”

“他才不是我兄长……”

三皇子萧纲不服气地小声低哼,“我和大哥、五弟才是亲兄弟。”

二皇子离得近,模模糊糊听见了几个词,看向太子和三皇子的眼神越发冷漠厌恶,脚下不禁向父亲走近了一些。

待走了几步,又似是想起了什么,那步子顿了一顿,神情中有了些悲苦。

他站在身材高大的梁帝身后,没人注意到他的神情,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有人关心他在想什么。

萧衍不重色,有了子嗣后更是甚少再进入后宫,所以儿子不算多,后宫中太子、三子和五子都是一母同胞,几乎占了半数,二皇子被夹在中间多有矛盾早已有了传闻,谁也不想趟这种浑水。

“陛下,马文才狂妄无礼,请罪责!”

国子生中一人向梁帝施礼。

“如此良辰美景,他却……”

“他说的没错。”

萧衍的话让那国子生一呆。

马文才也诧异地看向萧衍,表情不敢置信。

看他那样子,就像是好像已经做好了被重责的准备似的。

“他还是怕的,但是为了提醒我,哪怕再怕还是要说。”

见到马文才微睁着眼睛的表情,萧衍心中又是一软。

“像,太像。”

“如果阿徽还活着,教出来的儿子,应该就是这样吧……”

他在心中如此想着,眼睛竟有点渐渐湿润了。

为了避免失态,萧衍宽袍一拂,微微转过身子。

“念佛说的没错,是我看不破‘功德’的业障,着了相了。”

他叹道。

“这诗会,还是散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宿主武炼巅峰天才小毒妃绝世武魂武映三千道庆余年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遮天无限恐怖逆天邪神
相关推荐:
锦夜来否制霸影坛[重生]告诉大雄我爱她[希腊神话]海妖兼职无常后我红了未来之全身是宝薄雾[无限]望春风与猫主子们斗智斗勇[网王]孤注一掷
作者祈祷君其他书:
开端 龙裔 木兰无长兄 寡人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