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227、chapter.227

尉迟苏拉看到大相的表情立刻知道自己说了蠢话, 不由得轻咳一声说道:“那这样……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合着我刚刚说了那么多都白说了?

大相瞪着尉迟苏拉,他算是看着尉迟苏拉长大的, 也算是尉迟苏拉的老师,所以君臣之别也没那么明显, 整个于阗也就他敢这么瞪尉迟苏拉。

尉迟苏拉缩了缩脖子说道:“好了,我知道了, 可是唐国这个要求……于阗不也是一样亡国了吗?”

大相脸上也出现一抹黯然, 事到如今他们的确没有别的选择,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跟喀喇汗国或者唐国决一死战, 但是这样只会让于阗彻底灭国。

如果是被唐国占领还好,唐国对普通百姓还算宽容,如果是喀喇汗国……只怕他们只会留下土地, 而这片徒弟上的人都要……

想到这里大相平静地看着尉迟苏拉说道:“其实我们只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向唐国投降。”

尉迟苏拉十分激动地说道:“这怎么可以?我决不当亡国之君!”

“你没有别的选择,当然如果你有勇气的话, 可以公布唐国的要求, 让民众都知道, 然后你自杀殉城,由我带领国民投降。”

“什么?”尉迟苏拉呆在那里, 他略带恐惧的看着大相, 在发现大相眼神十分冷酷,看不出一丝开玩笑的意思之后,不由得咽了口口水,一瞬间有些难过。

每一个新登大位的君主都会有一番抱负, 想要让国家更加强盛,让国民生活的更好。

尉迟苏拉也一样,然而他比较倒霉的就是正好碰到了喀喇汗国养精蓄锐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它的扩张之旅。

喀喇汗国当年也经历过各种战乱,然而现在他们是强盛的,不是一个小小的于阗能够抵抗,同样唐国也是如此,只是……如果没有喀喇汗国,唐国说不定也不会动于阗。

尉迟苏拉咬着嘴唇想了半天忽然说道:“唐国为什么会突然要我们投降呢?是不是他们跟喀喇汗国起了冲突,喀喇汗国想要攻打唐国才要打我们?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能够跟唐国商议,由他们出武器我们负责打跑喀喇汗国?如果实在不行,他们派一点士兵过来也是可以的,嗯,就一点。”

大相有些失望地说道:“你还是没有看清楚现在的形势吗?这个因果关系应该是反过来的,唐国这样做是因为担心喀喇汗国占领于阗之后会攻唐,所以他们干脆先下手为强,得到于阗之后,直接派兵进驻,到时候可以掌握主动权,否则就太被动了,而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跟喀喇汗国对峙,喀喇汗国从来没有过要打唐国的意思。”

尉迟苏拉低下头难过的说道:“我……我真的……没办法选择呀。”

大相叹了口气:“没有勇气死亡,就只能接受唐国的条件,毕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好百姓。”

大相干了一辈子,又何尝愿意投降?其实就算他们坚持,如果打起来的话,他们也能青史留名,然而如果还没打就投降,后世就不定说他们什么了。

可是人生在世又不能只看名声,大相也舍不得让那么多人去送死,最主要是这样的送死还毫无意义,唐国的武器实在是太先进,大相的甚至听说给他们的这些武器都是唐国半淘汰的,就凭着这些于阗就能够抵抗喀喇汗国这么久。

喀喇汗国为了攻打于阗不得不去向唐国低头,如果唐国拿出他们最先进的武器,那会是什么效果?他们怎么可能有胜算?

尉迟苏拉沉默着,大相又说道:“其实唐国的条件还是不错的,毕竟给了于阗自治权,你还是于阗的王。”

尉迟苏拉轻声说道:“不一定了,唐国是不会封异姓为王的,承认自治权或许也只是权宜之计将来……”

说道这里,他就有些哽咽的说不下去,抬手擦了把脸之后才深呼吸说道:“不过您说的对,我们的确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唐国,不过……有些条件只怕不合适,还有税收的数目,都要跟唐国协商吧?”

大相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尉迟苏拉转不过这根筋来,现在他肯接受实在是再好不过。

“这是自然的,而且唐国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我们需要再让使者去跟唐国皇帝复命。”

尉迟苏拉落寞地应了一声:“嗯?”

然后就垂头丧气地走了,走的时候都没有力气跟大相打招呼。

大相叹了口气,转头准备去找朝臣商议怎么跟唐国谈判,当然,虽然说是谈判,他们也只是尽可能的争取于阗的利益,最多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尉迟苏拉最终肯低头让使团松了口气,他们还真担心完不成陛下交给他们的任务。

他们这次来其实已经带来了大唐内阁商量好的完整方案,比之前李从嘉想出来的那些详细多了。

李从嘉只知道要掌握住军权,剩下的可以让于阗自治,其他有关于各行各业怎么接洽,于阗国民待遇问题,还有各种税收问题根本没有考虑过!

内阁在接到李从嘉的任务的时候,四个人都是绝望的,不过他们也习惯了李从嘉经常抛出一个看上去成熟又不成熟的点子,只能认命的去干活。

现在唯一的争议点大概也在于对尉迟苏拉的处理了。

大唐不封异姓王,这是李从嘉明确表达过的事情,所以哪怕有着不世之功的赵匡胤如今也就是个国公,更何况他不仅仅有功劳还是未来皇帝的岳父,这都没捞到一个王位。

有这么一个例子在前面,其他人就算有想法也只能偃旗息鼓,否则肯定会被人拿去跟赵匡胤比,问题是除了那两位亲王,还有谁的功劳比赵匡胤大呢?

这一次大家都在观望,看李从嘉要怎么处置尉迟苏拉。

人家好好的于阗国王,同意投降就直接降位为公,这样的条件只怕人家不会轻易接受,大不了就打一场,万一赢了呢?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包括李从嘉自己。

他也在为这件事情纠结,说实话,他不是不能开特例,然而特例是不好开的,一旦开了特例,那以后是不是都要开特例?渐渐的是不是就要变成常例了?

所以怎么安定尉迟苏拉还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

李从嘉坐在御案前连折子都不批了,现在从于阗那边传来的消息就是尉迟苏拉不肯退位,他坚持要称王,当然是归属于大唐的王,他说得很有道理,反正大唐也有亲王嘛。

然而大唐的亲王是裂土而不临民的,尉迟苏拉如果非要称王的话……好吧,军队的管辖权不在他手上,也不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所以到底要不要封王?

释雪庭看着李从嘉发愁的样子问道:“还在想尉迟苏拉的问题?”

李从嘉点点头:“难啊,我不想在我手上开特例。”

他知道随着王朝的发展,特例早晚会开,但是他希望那是后代子孙逼不得已的时候,用来稳固朝堂的一种手法,而不是现在就被他打破。

释雪庭失笑:“你啊,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是不是忘了有尉迟僧乌波这个人了?”

尉迟僧乌波?李从嘉脑子一转就直接想到了这个人,当然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比较生疏,但是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应该会有人熟悉那就是李圣天。

尉迟僧乌波是他的本命,只不过在他继位之后就自称“唐之宗属”,然后以唐朝李氏为姓。

“嘿,照这么说,于阗本来就是我们大唐的地盘了?”李从嘉嘿嘿笑道,唐之宗属哎,他可是前唐后裔,虽然……咳咳,大家都知道有猫腻,但是无所谓啊,现在大家都认为他是李氏嫡系,谁敢说个不字?

李从嘉甚至还想到了尉迟苏拉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李从德,这样乍一看倒还镇像是李从嘉的兄弟了。

只不过,李从嘉觉得或许礼部和宗正那里不会承认尉迟苏拉有着李氏血统的。

李从嘉想到这里连忙将内阁和礼部以及宗正卿全部请来商讨这个问题,依他来看,如果以李从德是历史旁支而封王的话那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不是异姓。

果然李从嘉的提议遭到了宗正的反对:“皇室血统,不容混淆!”

李从嘉心里默默吐槽:等着过上个百八十年,随着皇室人口增加,皇室血统也就没啥稀奇了,什么混淆不混淆的?

不过当他看到礼部尚书也赞同的时候,李从嘉就只好看向内阁辅臣。

其实说实话,内阁觉得承认一个旁支,就能让大唐没有任何损失的接手于阗,这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不就是封王吗?不就是那里让尉迟家时代把持吗?反正军权在枢密院手里,他们想造反都造不了就行了。

然而礼部和宗正数出了一堆的典故,最主要的就是尉迟家族有外族血统,不能承认他们是汉人!

这年头的人对于民族血统什么的,总是有着异常的执着,李从嘉虽然明白但是并不能特别理解,在他看来,只要愿意承认,他完全可以让那些人的民族带上一个汉字,有啥不行的?等跟汉族时代通婚之后,这个民族估计也就……随风而逝了。

然而他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估计在这些人眼里那种想法太离经叛道。

李从嘉一摊手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有什么办法?”

宗正卿有些不满地说道:“朝廷已经给了他自治权,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李从嘉想了想说道:“大概是不想当亡国之君吧?这样他还能勉强维持住体面,反正都是于阗王,在名号上没有任何不同。”

礼部尚书不屑地说道:“用这种虚伪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怪不得于阗会亡国。”

李从嘉哭笑不得:“这个……也怪不得他吧,于阗毕竟是个小国,国力并不强盛。”

一直站在旁边当壁花的释雪庭突然说了句:“当年我们在西域的时候地盘比他还小。”

李从嘉……李从嘉更加无奈了,他们有今天全靠他们两个开挂好吗?李从嘉提供技术,释雪庭提供脑子和金钱,这几样少一样他们现在估计坟头草都很高了。

他们在这里说废话,内阁却在那里讨论正事,他们现在就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拿下于阗,然后……备战。

一想到日后还要跟喀喇汗国打,这几位老人家心里都塞塞的,感觉大唐自从建国之后就没和平过多久,不是跟这边打就是跟那边打,这是要打遍所有邻国的节奏吗?

可是不打也不行,虽然之前李从嘉所说的关于喀喇汗国的情况他们都觉得是危言耸听,但是只要了解一下喀喇汗国的扩张过程,他们就觉得好像也没什么错。

那么大唐必须先下手为强,使者团已经在于阗基本上走了一遍了,他们传回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十分心忧——于阗的军事防御等同于没有!

反正在使者团眼里是这样的,可能对还是用着冷兵器和猛火油的喀喇汗国来说还有点用,然而这样的防御工事在大唐眼里跟豆腐没啥两样,他们接手于阗之后首选要做的就是修筑防御工事。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必须在喀喇汗国动手之前搞定,所以最好能用最快的速度搞定于阗。

赵普看着大家商议沉吟半晌说道:“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解决啊,不想认他们当旁支就不认,但是他还是要姓李的。”

“嗯?”

所有人都看着赵普,赵普面不改色地说道:“陛下可以赐姓嘛,尉迟氏冒认李氏后裔自然是不能被承认的,这是他们一厢情愿,但是陛下赐姓就不同了,赐姓之后他们就光明正大的姓李,也不算异姓,封王不就很合适了?”

李从嘉第一反应是这样做的话,那以后想要封王就直接赐姓得了,跟没有约束有什么区别?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方式也还是有约束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被赐姓,赐姓这种也是有严格的筛选程序。

非要说的话,赵匡胤的确是符合了,但是李从嘉觉得他可能宁愿当国公也不想当亲王郡王的,毕竟他女儿是未来太子妃,如果他被赐姓,那这桩婚事只能取消,毕竟这年头还有着同姓不婚的法律。

李从嘉点头说道:“这个没问题,就是一道旨意的事情。”

礼部尚书和宗正卿两个人对视一眼也没反对,反正又不算是皇室赐姓就赐姓呗,而且这样也能避免尉迟往皇帝身边塞人了,毕竟是同姓了嘛。

然后礼部尚书还追加了一句话:“这样,于阗王的待遇就按照郡王来算?”

李从嘉本来想说怎么也应该是个亲王吧?然后就听到范质说道:“理应如此,不能坏了规矩。”

规矩?李从嘉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按照传承下来的大唐习俗,双字王是郡王,一字王才是超一品亲王,于阗王……三个字……

李从嘉默默同情了一下尉迟苏拉,不过对于能够少给他发工资这件事情,他还是很高兴的。

在等着大唐回信的这一段时间,大相带着于阗的整个朝廷跟使团商讨各种事情,几乎刷成了大战使团副本。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大相才明白,唐国这次基本上是有备而来,这次的使团除了领头的是鸿胪寺的官员之外,其他都是各个部门的精英,带着任务过来的,无论于阗提出什么问题,他们这边总有人能够回答,而且回答的十分专业,有些事情甚至是于阗这边没有想到的。

不过也能够从侧面证明唐国的诚意很足。

尉迟苏拉看着使团摆出来的条件,发现投降也不是没有好处,毕竟有了唐国做靠山,如果于阗真的缺钱搞建设,中枢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尉迟苏拉忍不住安慰自己:虽然每年都要交税,但是之前也要朝贡的,那些钱就当朝贡了吧,还不用费心思去选有意义的礼物。

然而下一刻他就想到这件事情还真不能这么算,之前朝贡……说实话,各个小国是赚钱的,毕竟他们贡上来的都是各种土特产,有些根本并不值钱,而朝廷往往会有赏赐给他们,为了表现出天/朝上国的风范,赏赐一般都很值钱啊。

尉迟苏拉叹了口气,转头问使团:“长安那边还没来消息吗?其他我都能同意,只想保留王位,这不算很过分吧?”

这个……在场所有人都不能擅自回答,但是也不能不回答,鸿胪寺少卿只好站出来说道:“这件事情……要看朝廷上怎么决议了,其实按照大唐的惯例是不会封异姓为王的。”

对于这一点尉迟苏拉怎么会不知道?哪怕不投降,之前唐国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总是要彼此了解一下的。

尉迟苏拉立刻说道:“我也姓李啊,我叫李从德,哪里算得上异姓?”

鸿胪寺少卿含笑说道:“这个……您说了不算,我们说了也不算,都是要宗正核对过玉牒才行的。”

说到玉牒,尉迟苏拉就有些心虚,他这个名字怎么回事他自己心里清楚,是他父亲冒认李氏后裔才有的,他们原本就是姓尉迟,现在有真正的李氏后裔复国,不承认他们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如果不能封王……那我只能做个国公?”尉迟苏拉有些泄气。

鸿胪寺少卿心说能当个国公就不错啦,没看赵尚书还只是个国公吗?那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啊。

嗯,他说的这个赵尚书就是赵匡胤,赵匡胤是监察部的头子,本来李从嘉想要让这个官位叫部长,但是看了看六部,感觉搞特殊化似乎也不太好,干脆也跟着叫尚书了。

尉迟苏拉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郁闷过后也就认命了,他没有勇气殉城,而且他发现唐国的使团真的都很厉害,这些日子以来在于阗走了走,大唐多么发达多么厉害的传言就飞遍了大街小巷,当然这里面惯例也是有着反驳的话音,可是于阗的百姓还是被大唐的富庶所吸引。

最主要是因为使团的穿着比他们的官员都要好!身上居然穿的都是丝绸!

鸿胪寺少卿就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将来大唐接手于阗才会将来自老百姓的压力降低到最小。

尉迟苏拉觉得……实在不行国公就国公吧,反正权柄也没少多少,至于军权……其实说实话,压根就没在尉迟苏拉手里过,都是在朝堂上的那些武将手里,所以这次武将们反对的最厉害,但是反对也没用啊,唐国已经不再像于阗提供武器了,这些武将手里的武器用的差不多,也没资格跟唐国叫板,只能郁闷的生气。

就在尉迟苏拉觉得自己当不了王的时候,一封旨意下来,告知如果尉迟苏拉愿意接受赐姓,倒是可以封于阗王。

赐姓?当然可以了,当年没有赐姓他爹还非要姓李呢,现在被李家人承认也挺好的!

接下来一系列流程都走的十分顺利,尉迟苏拉也要准备迎接天使接受册封。

这件事情办成,李从嘉还是松了口气的,但是松口气之后,转眼他就要开始继续压榨人:“唔,老赵走不开,李平,你带着朱元再带上一点兵,亲自走一趟于阗,去交接军权。”

之前谈论的都是政治经济上的合作,军权只有一句话交归大唐,但是等确定之后首先要做的却是交接军权了。

李平问道:“陛下,他们本地的士兵……要怎么处置?”

李从嘉直接说道:“你们做一次检验,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赶走,留下的也不要放在一起,把他们打散编队。”

李平带着李从嘉的旨意转头就去挑选驻守于阗的军队。

他走了之后李从嘉才忽然说了句:“杨业那边怎么没有消息了?打一个大理这么难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武映三千道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超级系统绝世武魂无限恐怖天才小毒妃庆余年危险关系宿主
相关推荐:
我是大反派[快穿]穿成年代文小姑子[穿书]万千星辉穿成九零凤凰男[穿书]宠物小精灵之治愈系[综]无面女王春光旖旎穿越红楼做贾赦全能学霸[直播]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