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290、chapter.290

李从嘉对着奏疏陷入沉思, 一旁的释雪庭见他停下来,不由得瞥了一眼, 看到奏疏内容之后不由得说道:“秦国公这是……有危机感了?”

李从嘉认真点头:“看起来好像……是?不过他这样……就不怕被收拾吗?”

释雪庭却说道:“他有足够的理由, 太子岂能不知兵事?以后战争越来越少, 太子能够亲临前线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而他身边却围绕着大把的文臣,秦国公有理由居安思危。”

李从嘉听了之后微微一愣:“啊?你说他的危机感……是……怕大郎不懂兵事, 不亲近武将?”

释雪庭愣了一下:“对啊,不然呢?”

李从嘉眨了眨眼没说话, 他本来以为赵匡胤是想要给女儿出气的, 也是提醒一下太子别太过分, 太子妃娘家不是什么可以忽略的人家。

不过就算他不说, 释雪庭也很快反应了过来,他无奈的对李从嘉说道:“如果真是为了太子妃, 太子妃现在身体还没有复原呢。”

女儿身体还没养好,就为了出气把人家丈夫拽上战场,就不怕女儿担心之下养不好身体吗?再蠢的岳父也没这样的啊。

只能说, 此时此刻在赵匡胤眼里,太子的倾向性比那些鸡毛蒜皮的后宅争斗要重要的多。

李从嘉没有直接批复这本奏疏, 而是选择直接将赵匡胤喊到了宣政殿问道:“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了?太子领兵?不适合吧?”

赵匡胤有些意外:“陛下何出此言?”

李从嘉轻咳一声说道:“太子虽然也熟读兵书, 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 没有经验,直接让他独领一兵怕是不适合。”

赵匡胤不以为意:“我还以为陛下担心什么,据说陛下当年连兵书都没怎么读过, 后来不也一样领兵出征?虎父无犬子,更何况太子聪颖,怎么不适合?”

李从嘉无语半晌,他当初并不是没怎么读过,而是读过兵书都当成古文学习了,并没有学习过怎么排兵布阵。

而且当时的情况跟现在也不一样啊,那个时候他真的是被赶鸭子上架,不打不行,不打小命就没了,人被逼到了绝路自然会超常发挥。

当然这些不能直接说出来,让堂堂大唐皇帝承认当初差点被打成狗?这怎么行,他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李从嘉只是说了句:“当初跟如今不一样,更何况那时我身边有国师在。”

李从嘉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释雪庭。

赵匡胤这才猛然想起来,当年李从嘉起家的时候,身边最凶猛的就是这位啊,可以说没有释雪庭,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大唐了。

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说道:“这次也不是让太子执掌一方,而是让他领一路军,最主要是学习嘛。”

当然最好是再体验一下军中生活,不是赵匡胤说,比起文人,士兵大多都是直肠子,虽然糙了些,但是跟这些人相处十分省心,在体验过文臣的尔虞我诈之后,这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啊。

李从嘉靠在椅背上敲了敲扶手说道:“你这样说也有些道理,只是……让他独领一军不太适合,但是贸然把他派往军中,若是领兵大将误以为他是去监工而放不开手脚,那也很麻烦。”

其实就算赵匡胤不说李从嘉也想着回头让太子带带兵,他手上的东宫十率以后说不定他会很倚重,应该也带出去看看。

毕竟当初东宫十率的人选都是选不上天策府,但是又比普通士兵强的那些,这么多年下来,哪怕坚持训练,长时间不见血估计也要废。

赵匡胤支吾道:“应该不至于,太子一向懂事。”

李从嘉却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懂事我是知道的,但是领兵之将的想法不能不顾及。”

简单来说就是太子可能没想过给别人找麻烦,但是架不住别人觉得他是来找麻烦的。

于是他看了一眼释雪庭之后兴奋说道:“不如我御驾亲征吧,这样大郎也能被压制住,大家也能放开手脚了。”

赵匡胤一听腿都要软了:“不不不,这个不可以。”

太子带兵他都担心内阁那边要喷他,现在让李从嘉御驾亲征?怕是内阁那群老头子会直接动手拍死他哦。

李从嘉挑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真的是想让太子锻炼吗?”

赵匡胤一咬牙说道:“这个也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嘛,您看我怎么样?”

李从嘉愣了一下,这才明白了赵匡胤最终的目的。

说白了就是这货手又痒了,想要带兵去打喀喇汗国,但问题就在于像是他这种开国将领,如今已经很少再动了,李从嘉近些年也开始提拔年轻优秀的将领,毕竟战争是需要经验的,李从嘉现在就开始预备着这些老将的接班人了。

当然赵匡胤估摸着这里面估计还有一些帝王心术在里面,不过这个不是他能置喙的。

所以他就想来一个曲线救国,不能直接申请要领兵去,而是将太子推出来。

李从嘉担心没有人能够压制住太子,他早就想到了,也想到了到时候的说辞,反正就是往自己这里引就对了。

别人压制不住太子,但是还有两个人可以啊。

一个是李弘冀,太子的伯父,这个没的说,另外一个就是他赵匡胤,太子的岳父,他们可都是看着太子长大的,对太子,别人不敢说重话,他们可未必怕。

结果万万没想到赵匡胤准备的那堆说辞什么都没用上,李从嘉直接提出要御驾亲征,这可把赵匡胤给吓坏了,之前想的委婉说辞都扔到了一边,他只能十分直白的开口。

李从嘉听了之后冷笑了一声:“现原形了?”

赵匡胤:……

合着什么御驾亲征都是假的,就是为了诈他?

赵匡胤气得直甩手,好歹是堂堂皇帝,这么幼稚真的好吗?

他倒是没觉得自己上当算得了什么,毕竟李从嘉是有前科的,如果换个皇帝说御驾亲征,大家可能会当成开玩笑,到了李从嘉这里,他真能干得出来啊。

当年大家都不许他御驾亲征,结果呢?人家直接偷偷跑到了草原上,灭掉了契丹的西南边陲重地,谁敢把他的话当成开玩笑啊。

李从嘉看着赵匡胤气得快要翻白眼的样子,哼了一声说道:“我就说你突然上这么一本奏疏有问题,真是没想到啊,堂堂秦国公居然耍这种手段。”

赵匡胤被逼急了就现了原形,刚刚装出来的恭谨全部喂了狗,直接一仰头说道:“咱俩谁也别说谁了吧?”

李从嘉大手一挥说道:“行了,这件事情我心里有数,你先回去吧,现在前期准备刚开始,不急。”

赵匡胤心里嘀咕你不急,大家急啊。

只要是武将没有不想立功的,打喀喇汗国并不比当初打大理难多少,最多也就是喀喇汗国的士兵抵抗更加顽强一点——宗教的力量谁都不敢小觑。

但越是这样也越吸引人,难打不代表不能打,他们觉得大唐的武器技术至少领先喀喇汗国二十年,他们为什么不争取?

实际上这些人哪里知道,大唐领先的那不是二十年,而是好几百年啊。

赵匡胤走了之后,李从嘉揉了揉额头,释雪庭走过去一边帮他按摩一边问道:“怎么了?不想让秦国公去?”

李从嘉却说道:“让他去其实也没什么,毕竟是国战,派一位有分量的老将去压阵还是不错的,我只是担心,赵匡胤动了,阿兄是不是也要动?他们两个最多只能有一个去,其他位置我想锻炼一下中层和基层军官,看能不能选出几个好苗子来,李平他们眼看就要退了,枢密院总让这些老将撑着也不是办法,而且李平作为兵部尚书其实已经有些吃力。”

李从嘉早就想过枢密院要怎么弄,李平这个人当年在南唐的时候算是一个人物,但毕竟那个时候地盘小人也少,他还能应付的来,包括后来李从嘉刚起家的时候也还行。

可是到了如今,李平的短板暴露无遗,年少时期眼界没培养出来,而他资质有限,到了现在也没什么大成就,李从嘉感念当年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李平二话不说带人去了西域,组成了他最初的班底,所以一直没换。

不过也差不多了,再这样下去李平早晚要难看,而且现在李平似乎也有了退意,那么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给谁就要仔细掂量一下。

李从嘉的想法就是通过这次打喀喇汗国,然后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掌兵部,未必要打完喀喇汗国才行,中间觉得谁合适就直接走马上任。

可是……主帅人选……李从嘉真的犯难。

释雪庭十分光棍:“如果蜀王也想去的话,不如让他们两个竞争一下?”

李从嘉鼻子差点被气歪:“有你这样的吗?”

这两位是重臣,是功臣,哪怕李从嘉自己做了决定私底下劝说另外一位,也不能这样啊,当耍猴呢?

当然释雪庭也就是开个玩笑,见李从嘉气鼓鼓的样子,不由得亲了他一口说道:“蜀王如今还没有表示,说不定他没有这个想法呢?不如陛下询问他一下吧。”

李从嘉有些犹豫:“可是……我问了,他会不会误认为我有意让他带兵?到时候又不让他带的话,那……”

释雪庭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只好说道:“那我走一趟吧。”

释雪庭的身份现在大家心照不宣,当然这个身份并不是指国师这个身份,而是另外一重身份,在某种意义上他还真能代表一下李从嘉。

于是李从嘉直接将自己的虎符给了释雪庭说道:“拿这个当证据吧。”

虎符一分为二,一般只有领兵大将能够拿一半,另外一半在皇帝手中,大唐规定只有两枚虎符合到一起才能调遣十万以上兵马,而十万以下拿着一半虎符就可以。

李从嘉直接给了释雪庭一整个虎符,这样足以让李弘冀明白释雪庭此去是得了圣意的。

释雪庭也不拖延,仔细叮嘱李从嘉别一批奏疏就忘了用膳之后,转头就去了蜀王府。

而蜀王李弘冀此时正在教育儿子。

李晟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爹说道:“阿爹,你是说……想让我上战场?”

李弘冀略想了想说道:“不一定要上战场,哪怕只是督管后勤,也应该过去看看,你是蜀王世子就算想要上前线估计也不可得。”

李晟犹豫了一下,他倒不是害怕只是问道:“可是……这是国战,陛下……肯吗?”

当年大唐也有一场战争是稳操胜券的,据说那一次也是有许多关系户被送进去,结果中间出了点差错,那些关系户死伤大半,能够送关系户过去的基本上都有些地位,这些人家里的孩子死了,他们自然要闹一闹。

结果那次就把他那个皇帝叔父的火气给闹了出来,当时好多人都倒了霉,李晟也是担心万一自己在战场上犯了什么错误,会连累到他爹。

当然跟主要的是,万一丢了世子之位怎么办?

皇帝的儿子当不上皇帝还能当个王爷,亲王儿子当不上世子,那将来是什么爵位就看自己的本事和皇帝的心情了啊。

李晟倒不是看轻自己,他只是需要未雨绸缪,给李弘冀打个预防针,万一出现点什么事情,到时候他爹别抽他就行,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谁敢保证自己从不犯错?李弘冀都不敢!

李晟担心的其实也是李弘冀担心的,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也不用急,等我先探探陛下口风吧。”

李晟才不着急呢,他好歹是未来的蜀王,因为他爹功劳比较大,所以他被特许不用降等,他只要努力一下为儿子争取不用降等就行了,未必非要走军功的路子。

李弘冀正在思考怎么跟李从嘉提这件事情,结果就听说国师上门拜访。

李弘冀心里有些纳闷,在大唐,国师释雪庭仿佛是另外一个体系的人,如非必要很少跟他们这些朝臣接触,上门拜访更是几乎没有的事情,反而是他们这些朝臣偶尔会去国师府找国师,一般这种时候都是李从嘉在某件事情上比较固执,而朝臣却站在他的对立面,想要劝说他,自己劝不动怎么办?让国师上吧啊。

一般释雪庭只要答应了的,基本就会劝说成功,如果释雪庭不答应,大家也只能死心。

只是如今释雪庭主动上门……李弘冀心里就开始犯嘀咕。

李弘冀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贵重就拿捏着什么,亲自去了前面将释雪庭迎进来。

不得不说,无论什么时候李弘冀都有些感慨,化外之人可能真的心境澄澈,否则释雪庭好歹也有些年纪了,可看起来却还跟二十多岁一样,岁月仿佛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当然还有一个李从嘉,明明做着皇帝这样劳心劳力的工作,可偏偏也不显老,反而是李弘冀,他本来就比李从嘉大许多岁,现在看起来简直能当李从嘉的爹!

李弘冀心里一边感慨一边客套说道:“国师登门,蓬荜生辉。”

释雪庭略有些惊讶,连忙说道:“蜀王殿下折煞贫僧了。”

李弘冀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是个粗人,有话就直说了,国师此次登门,可是陛下有要事交代?”

释雪庭看了他一眼,粗人?李弘冀如果是个粗人,那天底下就没有斯文人了。

而且这样直来直往的说话方式很能引起李从嘉和释雪庭的好感,他们两个见聪明人见得多了,那些弯弯绕绕的话他们并不十分喜欢听。

而且李弘冀说话直爽却并不粗鲁,总能恰到好处,这是很多人学都学不来的。

释雪庭有些感慨,当年那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南唐太子,如今也锻炼出来了。

他心中一边感慨一边说道:“正是如此,不知蜀王殿下对这次攻打喀喇汗国有何看法?”

就这个?这么简单的问题,李从嘉为什么不直接来问他?

李弘冀一边在心里纳闷,一边说道:“若说这战事的话,我倒是如今喀喇汗国还在准备,看起来还想跟基辅罗斯公国联合,最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样能够速战速决,最大程度节省粮草等资源。”

他说的是实话,并没有任何隐瞒,反正他就是这样想的,而且也没什么不能说。

释雪庭点点头说道:“有道理。”然后他话锋一转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对领兵之将的要求可能会高一些,毕竟需要更好的随机应变能力。”

李弘冀觉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一些脉络,却不敢直接说,生怕自己猜错,

所以他谨慎说道:“的确如此。”而后再不说什么,其实他自己的看法就是这一场战争最好让身经百战的老将去带,但是又怕释雪庭误会他变相自荐,毕竟他也没这个意思,所以干脆闭口不言。

可是释雪庭过来就是问这个的,见李弘冀不再说,反而追问道:“既然如此,不知殿下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李弘冀更加谨慎:“陛下胸有沟壑,此事想必已经有了合适人选,陛下怎么说,枢密院怎么做就是。”

释雪庭见他如此油滑,不由得十分满意,李弘冀越是谨慎说明他嘴巴越严,他上门这件事情应该不会被泄露出去。

释雪庭直接亮了虎符说道:“蜀王殿下不必多虑,陛下只是担心将你们唤进宫里会引来其他人猜测,所以才派我来问一声。”

李弘冀……李弘冀信才有鬼呢,他好歹是枢密院除了皇帝之外官最大的那个,派将领出战本来就会听一听他的意见,有什么好猜测的?

至于领兵之将是谁,也不是他们能猜测的到的。

不过李弘冀还是表现出一副恍然的样子说道:“原来如此,那还请国师发问。”

一边说着他心里一边思考,李从嘉派释雪庭来肯定是有任务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要问问某些将领的本事?

可……不是李弘冀看不起那些人,现在好多中层将领真的不够格领衔这么大的战事。

他正在猜测的时候,释雪庭开门就是一句十分简单粗暴的话:“殿下想要领兵吗?”

李弘冀愕然:“这……可是陛下的意思?”

李从嘉想让他领兵?这跟他的本意冲突了啊。

到了这个时候,他立功再大也没有了意义,反而是儿子如果能够立功,才可能继续福荫子孙,所以跟赵匡胤不一样,他并没有迫切带兵的想法。

可如果李从嘉真的点了他,他还推拒的话,只怕儿子也要跟着受牵连,所以李弘冀十分纠结。

释雪庭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直接摆了摆手说道:“不,这只是我想问的而已,陛下如今心里有两个人选,一时之间有些摇摆不定,殿下也清楚,这一场战虽然是国战,但也到不了动用您和秦国公两个人的地步。”

李弘冀心里踏实了,释雪庭这么说相当于已经提前泄漏了答案:李从嘉想要在他跟赵匡胤两人之中选一个。

没有已经确定是他就好,李弘冀连忙说道:“我年龄渐长,精力越发不济,这一次国战至关重要,只怕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释雪庭有些意外,李弘冀居然不想带兵?

他慢慢说道:“殿下如今正当壮年,何必灰心?”

李弘冀摇头说道:“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如果强上说不定会影响陛下大计,如今我也只盼着儿孙有出息了。”

这句话在很多父母嘴里都出现过,然而在不同的时候则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至少释雪庭秒懂了李弘冀的意思,他干脆说道:“陛下会照顾自家孩子的。”

两个人谁都没有说出一句确切的话,却都仿佛得到了什么承诺一样,彼此都十分满意。

释雪庭也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再废话估计就要留在这里吃晚饭了,干脆利落的走人。

释雪庭走了之后,李晟悄悄过来问道:“阿爹,国师突然上门……是为啥啊?”

李弘冀没有回答只是严肃说道:“快要开战了,你这段日子用功些。”

李晟一听就知道自己可能逃不掉上战场的命,只好蔫蔫地说道:“我知道了。”

只不过李弘冀还有后面的话没说完:“在去之前给我留下一个孙子再说。”

李晟:???????

这意思就是让他在打仗之前先弄个孩子出来?不是,就算有了孩子也要怀胎十月啊,等孩子生下来,他还能上战场?

李弘冀才不管这个,反正任务交代下去,儿子完成就行。

李晟……李晟觉得自己大概需要去跟太子堂弟取取经——毕竟他堂弟结婚还没他时间长呢,一妻一妾就都有了身孕。

释雪庭回到宫里之后就说道:“蜀王殿下看起来并不想去,倒是有些让蜀王世子去一趟的意思。”

李从嘉微微一笑:“都开始为孩子打算了啊。”

只有赵匡胤比较倒霉一点,他的儿子们大多都是喜欢读书多过习武,弟弟倒是有几分天赋,然而他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他们赵家肯定要以他们长房为主干,这个国公是用军功换来的,那么继承人最好有军功,就算没有继承人的子嗣也要有这方面天赋。

无奈,他的长子早亡,现在的秦国公世子是赵德昭,赵德昭天生喜怒不形于色,是个混朝廷的好料子,但是在领兵上差一点,赵匡胤就只能自己努力一下,争取将赵德昭的嫡长子培养出来就可以休息了。

李从嘉知道李弘冀的想法之后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准备将赵匡胤喊来看选择哪些人出征。

结果赵匡胤直接捂着脸过来给李从嘉磕头说道:“陛下,这次出战让蜀王带兵吧。”

李从嘉差点没被气笑,你这是玩我呢吧?之前没想让你去的时候,你主动申请,现在让你去了你反而退缩,搞什么?

李从嘉没好气说道:“站起来,还有你那两只手,放下来!”

面君还这样,这是对皇帝不尊重啊,他是不是对赵匡胤太宽容了?毕竟在李从嘉心里总觉得自己抢了赵匡胤的皇帝位子。

结果赵匡胤放下手之后,李从嘉瞬间惊了:“你这脸怎么了?被猫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了新文的小伙伴们,眼看着到了五月底,这个票是跳定了,开头都改了四版,大家……稍安勿躁吧,我多打几个qaq你们是不是就不会生气了qaqqaqqaq

弥逻鸦扔了1个地雷

五十九秒扔了1个地雷

感谢两位小可爱的地雷~么么哒

读者“芸笙”,灌溉营养液+202

读者“五十九秒”,灌溉营养液+80

读者“takashipp”,灌溉营养液+1

读者“==”,灌溉营养液+40

读者“唯菀”,灌溉营养液+4

读者“京梦”,灌溉营养液+1

感谢小可爱们的营养液=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武映三千道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超级系统绝世武魂无限恐怖天才小毒妃庆余年危险关系宿主
相关推荐:
我是大反派[快穿]穿成年代文小姑子[穿书]万千星辉穿成九零凤凰男[穿书]宠物小精灵之治愈系[综]无面女王春光旖旎穿越红楼做贾赦全能学霸[直播]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