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百零六章

“这小报, 当真是铜臭扑鼻。”看着报纸上, 突然冒出的“王家粉铺”招帖, 程颢厌恶的皱了皱眉。

这段时日, 日新报风靡官场, 执掌言道的台谏官们, 又怎会置之不理?不过自持身份,御史台并未订报, 大多是御史偷摸买上两份,回家瞧瞧。读报的目的,也不外乎想从这“荧惑”天子的小报上, 挑些错处。

谁料真正读起来, 却扎手的厉害。只因这小报不同寻常民间报纸, 竟然一句不涉当世朝政, 反而句句不离李唐。当然, 精熟文字的御史们,哪能看不出这是以古喻今, 昭显了天子欲征河湟的心思。但问题是, 小报写的都是史料和相关辨析,跟朝政又有何关系?

这滑不留手的做法,着实让人气恼。后面的市井逸闻, 也多是逗趣为主,连稍微严肃些的断案故事, 也无不是真宗、仁宗朝年间的事情。结果一圈看下来, 唯一让人诟病的, 就只有时不时出现的店铺招帖了。

然而这小报,是商人所办,登些招帖,哪里有问罪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天子是给宫中订报,只为给太皇太后、太后和宫妃们消遣。小报一份才二十文,订个五百份,全是天子内库出钱,哪里算得上靡费?至于下面官署订报,那是揣摩上意,跟天子又有何干系?就算是牙尖嘴利的言官们,也找不到下口的地方啊。

“这梦溪生的小论,倒是有些趣味。”一旁坐着的程颐,插嘴说了一句。他对这些故事,倒是颇有兴趣,还亲手试验了正声共振。这些日虽然开始有了旁人的文章,却都不如梦溪生所言来的有趣。

知道弟弟的喜好,程颢也不在乎,只叹了一声:“可叹韩相公临走,还留了这么个后手。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办报之人,是韩琦的族侄,是谁授意,还用猜吗?然而若只是普通的小报,还不足畏惧,偏偏这日新报只花了两月时间,就传遍东京。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街头、瓦舍,净是传唱苏定方的杂曲,连卢纶的《塞下曲》也再次风靡起来。这在国朝百余年见,可是从未见过的。若是民意沸腾,说不定还真能推动河湟之战。

这可是他们不愿见到的。

程颐突然道:“阿兄既有顾虑,不妨咱们也办个报?”

他当初廷试落第,并无官身。这些年一直在家钻研经义,只盼有朝一日,也能收徒讲学,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现在小报突然时兴,要是办一个报,不也能宣扬自家主张,以正朝廷风气吗?

程颐没有官身,若是出面办报,确实问题不大。程颢不由也有些意动:“这日新报,引得朝中不少君子鄙夷。就连富相公,也觉不妥。若是办报,似有可为啊……”

这无疑是个扬名立万的机会。朝中反对与吐蕃开战,收复河湟的人,也是数不胜数的,连接任韩琦的富弼,都是个主和之人。若是能以一个新报,矫正这股歪风,他们兄弟二人,自然也能在士林间扬名!

“不如就叫天理报好了!”程颐已经想到了报名。他们兄弟二人师从周敦颐,研究的皆是心性命理之学。最重的,就是个“理”字。“天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天理”可谓道尽了两人所学,若是办报,何不用这个为名?

程颢却摇了摇头:“天理为题,太过霸道。咱们如今名声不显,还是换个中庸些的更好。不如就叫……明德报好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篇之句,远比出自第三章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直指《大学》精要。以它来压日新报,想来也是恰到好处。

“还是阿兄思虑周全。”程颐立刻明白了兄长的意图,颔首称是。想了想,又道,“也须得请几个名人,为这新报撰稿。也不知司马君实肯不肯动笔……”

如今日新报写的都是唐代之事,而若论史学,当朝无一人能出司马光之右。想要驳斥日新报的刊首,请他来写自然最好不过。不过司马光此时乃是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官职可比程颢大多了,跟二人又无甚交情,也不知能不能请来。

不过这事,还不是最重要的。看着面前的报纸,程颢突然道:“这一份报,成本应当不低吧?”

程颐也看了过去,三大页的纸,密密麻麻都是文章。印得清晰美观,墨色油亮,就算是便宜些的麻纸,也能看出成本不菲。这三页印下来,怕是十五文都未必能打得住。三日一出,若是印个三千份,一月花销就要四十五万钱!

略略一想,程颐就轻嘶了一声:“不愧是商贾,当真舍得花钱。”

他们家资虽然不薄,但是这样花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万一滞销,岂不要亏得血本无归?

程颢也叹了一声:“先少印些算了。只印两页纸,也不登招帖,五日一刊。内容精干些,应该更合士子心意。”

也只能这样了。看了看那当真不算差的题头墨书,程颐摇了摇头。想用小报出头,果真没那么容易啊。

如程家兄弟者,不在少数。日新报的风行,着实让不少人动了心思。

当然,天子是不在乎这些的。比起来,还是刚刚呈上的奏章,更让他欣喜。

“苏卿,你说的冷锻法,当真能比现在的制甲法便利?”赵顼简直迫不及待,立刻招来了苏颂问询。

冷锻制甲,居然能让盔甲分量减轻,坚固却不亚于热锻的盔甲。更别说还有那水利锻锤的说法。赵顼听到这个,怎能不喜出望外?

“若只是冷锻,比寻常制甲要耗费时间。然则有了水利锻锤,就大大不同了。”苏颂掏出了已经画好的图纸,呈了上去,“这是臣在军器监,与大匠共同研制出的草图。今日正准备试制。若是能成,必能省去大笔钱粮!”

赵顼拿起图纸一瞧,果真详尽复杂,外形看着就不小。怕是除了水碓,真没什么能带动这巨物。他不由叹道:“苏卿当真奇思,如何想出这种机械锻制的法子?”

他原以为苏颂会说,这是在军器监历练,才生出的主意。谁料苏颂正色道:“还是凌霄子想为报纸研究一个印刷机,才让臣想到了这法子。机械之力,远胜于人,在锤锻上更应如此。”

赵顼:“……”

咋回事,这也能跟那小道扯上关系?还有印刷机是什么玩意?弄个铅活字还不够,还要造机械印报,这是怕钱多烫手吗?

定了定神,赵顼轻咳一声:“那印刷机,苏卿可制出来了?用处大吗?”

“印刷机构造简单,臣已经制出一台。若是刊印成百上千分的文书,是能省些人力。但是普通书籍,用处不大。”苏颂有一说一,也不隐瞒。

想了想,赵顼叹了一声:“恐怕也只有邸报,能用上此物了。送一台到进奏院,看他们能不能多印些邸报。”

邸报现今多是手抄,还有商人专门抄录贩售。这便宜岂能都让人占了?不过卖邸报,似乎有些不上台面。要不要也如日新报一般,另立一个新报,赚点报钱?

不对!赵顼一个激灵,他怎么都想到卖报赚钱了?这事还是先放放吧。如今还是河湟的战事最重要。研制出了火炮,现在又有了物美价廉的盔甲,真是上天也要催他动兵啊!

是时候考虑发行国债了!

似乎是知道了天子心意,几天后,王韶上书,请修渭州、泾州上下二城,以御敌寇。又言明,经过他的勘察,发现在渭原和秦州之间,有上万顷荒田,可派人垦荒。

这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赵顼大悦,立刻寻了王安石商讨此事。

过不几日,天子欲举国债的消息,就从二府传到了外廷,满朝文武皆是大吃一惊。官家这是失心疯了吗?怎么堂堂天子,还有拉下脸面跟人借钱的?

一时间,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向了天子案前。

米芾最近被荫补了个校书郎的闲职,每日出入秘书省,抄写文书,翻阅典籍,着实烦的不行。不过也因此,他算是第一批知晓国债这事的人了。听到这么个耸人惊闻的消息,他立刻来了精神,一下衙,就跑到了韩府,来寻甄琼。

“甄兄!你听说了吗?天子竟然要举债了!”这简直是个笑话一样的事情,偏偏他娘耳提面命,不让他在朝中乱讲话。这样劲爆的消息,就只能找甄琼这个同样不着调的人聊了。

原本以为,这话能让甄琼大吃一惊,进而跟他闲扯半晌。没想到听到这话,甄琼眼都亮了:“当真出国债了?!买买买!”

“啊?”米芾愣在了当场。

“有人给你利息你还不要,不是傻吗!这可是官家借钱,还能欠债不还?”甄琼见他那副呆样,不由鄙夷道。

等等……似,似乎有些道理啊……米芾两眼放空,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

程颢和他弟弟程颐,两人合称“二程”,就是“程朱理学”的那个“程”。程颢原本是当御史的,因为跟王安石不合,才跑去教书。

可以说神宗朝治学的,写史的,都是刚不过王安石的成果xd

/">/a>)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最强战神剑道第一仙我有一剑女总裁的全能兵王九星霸体诀人道大圣7号基地踏星唐人的餐桌
相关推荐:
未来朋友圈赛亚人最强此生不负你情深穿越养娃日常楚巫凤策长安我在豪门当夫人美食江湖不思议三千世界任我闯最强系统穿越唐朝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