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百五十六章 推测(下)

在之后的几天里,陈安晏每天上午都带着薛神医一起,跟着李文栋进宫。

只要是李彧吃的东西,哪怕只是喝一口水,都需经过薛神医的检查!

虽然李彧不明白陈安晏为何会如此谨慎,不过他也很清楚,陈安晏之所以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

所以虽然觉得麻烦,倒也没有多言。

只是如此一来,也引起了旁人的察觉!

特别是寿康宫的人!

在齐太后中毒之后,他们第一个怀疑的就是陈安晏!

尤其是后来严公公见到陈安晏鬼鬼祟祟的跟刘、马两位太医私语。

虽然在他的再三询问之下,两位太医都一再保证,并没有跟陈安晏说什么,但严公公并不相信!

只是如今齐太后需要他们救治,不宜对他们下手!

所以在严公公的授意下,宫里的一些宫女太监都时不时的监视李彧的一举一动!

虽说李彧有杨雄守着,但毕竟总是会有些许疏漏的时候!

所以很快就人发现,李彧的身边多了一个大夫!

而此人正是跟着李彧和陈安晏一起来京城的杭州名医薛启堂!

按照李彧的说法,这位薛神医曾经在江南替他解过毒,上次在朝堂上封赏的时候,并没有给他什么赏赐。

所以后来,在李文栋的提议下,直接将薛启堂召进了太医院。

只是他不需要给宫里其他人看病,只需要负责皇上一人!

薛启堂也十分兴奋,因为再入太医院是他们整个薛家数代人的心愿!

而且此次他直接被封为御医,他的先祖当年也只不过是一位吏目。

因此,他在被封的当日,晚上就写了一封信回杭州报喜!

那些宫里太监见到薛启堂检查李彧吃的每一块点心、每一道膳食,立刻告诉了严公公!

这倒让严公公觉得十分奇怪!

李彧会这么做,必然是担心中毒,而这一切,也必定是陈安晏的安排!

因为他们也听说,这位薛神医是因为陈安晏才跟着来京城,所以按理来说,也只有陈安晏同意才会让薛启堂进宫“保护”李彧!

而若是齐太后的毒是陈安晏所下,那他完全不必如此谨慎!

因此,陈安晏之所以这么做,要么是跟之前假装中毒的齐太后一样,纯粹是为了撇清关系,要么就是陈安晏见到齐太后中了毒,也担心李彧会中毒!

严公公自然也将他的这个发现告诉了单文柏他们!

相较之下,他们还是更加相信是后者!

因为若是只要装模作样的话,只需随便安排一个太医院的御医就行了,根本不用让薛启堂入宫!

据他们所知,陈安晏的病不轻。

他们的人也早就摸清了陈安晏的底细,知道陈安晏患病多年。

在太白居附近的百姓曾经跟他们透露,在这些年,陈安晏看过的所谓的“名医”,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其中自然有不少鱼目混珠的庸医,但也有不少货真价实的名医,这么多人都治不好陈安晏,所以,李彧所言非虚,陈安晏之所以来到京城,必定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治病!

而陈安晏在见过这么多“名医”之后,偏偏带的是薛启堂,因此在单文柏他们看来,这位杭州名医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说不定此人能真的能治好陈安晏的病!

而陈安晏竟然让薛启堂进宫“伺候”皇上,也能看出他对于此事的慎重!

因此,这个时候也让他们觉得十分奇怪!

因为他们在仔细分析之后,也猜不出究竟是谁对齐太后下的手!

只是如此一来,他们除了加强戒备之外,也只能跟李彧一样,保护李承了!

因为若是李承死了,那他们这些年来做的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

按照齐太后的想法,她原本让齐国公将他这位外孙暂时接去国公府,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之后,还是决定将他留在宫里!

国公府虽然能避人耳目,但这个人既然能向久居深宫的齐太后下毒,那必然对宫里、特别是寿康宫的情况了如指掌。

国公府的守卫远远不如皇宫,相较而言,还是留在宫里更加安全!

另外,在那日上朝后的第二天,李桂成再次收到了剩下的货物。

他们清点之后,果然有过去大梁赠送的两倍之多!

而陈安晏在李桂成的眼里,也多两一分神秘的色彩!

虽说是十车货物,但其实远远不止十车。

像绸缎、茶叶这样的货物,每一样都有三到五车,而粮食就更多了!

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分成了十个小队。

至于那些粮食,陈安晏让施镖头准备的,大多都是红薯、玉米这样的粗粮,只有少量的大米。

不过纵然如此,李桂成也十分感激了!

如今他们就等着唐大年的消息了!

只要这位顺天府尹抓住了那些北周和西夏的“奸细”,答应给与赔偿,李桂成他们便能启程返回高丽了。

其实对于他来说,也想早些回去!

因为他知道,高丽还有不少百姓等着这些粮食。

另外,那些倭国人也早就已经对高丽不满了,因为高丽承诺会将大梁赠送的大部分货物都送给倭国,可今年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倭国已经利用这个借口撤回了不少士兵。

至于陈安晏,在不需上朝的日子里,他每日上午都陪着李彧上课。

那位宇文大学士显然对陈安晏颇感兴趣,甚至提问的次数都超过了李彧。

过去李承可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当初齐太后将他送来的时候,宇文德荣纵然百般不愿,却也没有办法!

在大梁,依照朝廷的规制,只有从朝中大臣的子孙之中挑选出来的人,才有资格当太子或是储君的伴读!

而剩下的皇子则是由其他大臣授课。

如此安排,一方面是给皇上培养未来的左膀右臂!

过去,有不少皇上的伴读,都当上的六部尚书,甚至入阁官拜大学士!

因此,不少大臣挤破头都想把自己的子孙送去给皇上当伴读!

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其他皇子产生夺位的想法!

因为两边授课

的内容略有不同!

其他皇子主要学的是德行礼法。

而太子或是储君,除了德行礼法之外,还有处理朝政的手段!

宇文德荣本想以其他皇子不得当太子的伴读为由,拒绝齐太后。

可齐太后却辩称,如今的大梁并没有太子或是储君,也没有其他皇子,只有李彧这位大梁皇帝和李承这位小王爷,所以这一条大梁律例对于李承来说,并不可行!

宇文德荣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起初,宇文德荣倒也隔三差五的考一考李承,但是这位小王爷生性顽劣,平时受到齐太后的宠爱,根本就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直到后来有一次,宇文德荣实在忍无可忍,发了雷霆之怒。

李承在齐太后的“管教”下,这才稍稍收敛了一些。

自那之后,宇文德荣也懒得再管他,平日授课的时候,只要不捣乱就行!

因此,不论是于公于私,宇文德荣自然是更加喜欢陈安晏一些。

不过,李彧见到宇文德荣如此“关爱”陈安晏,他看上去似乎根本就不在乎!

对于李彧来说,他已经被宇文德荣“折磨”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替他分担的,他高兴还来不及!

更何况,这位从苏州来的少年,果然不同凡响,宇文大学士提出的问题,自己还在斟酌,陈安晏却已经能够对答如流。

不光如此,他还能旁征博引,其见识之广连宇文德荣都十分佩服!

宇文德荣甚至怀疑,这个少年在这么多年里,是不是真的一直都待在苏州!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可陈安晏偏偏相反!

唯一的一次出远门就是跟李彧在观潮亭的第一次碰面,除此之外便都一直待在苏州!

因此,纵然才华横溢如宇文德荣这样的内阁首辅大学士,都对陈安晏青睐有加!

那日,在陈安晏的谋划下,朝中大臣终于答应了将赵公公葬在皇陵。

不过,因为过去并没有这样的安排,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建造。

而单文柏他们似乎有些等不及了,一直都在催促李文栋任命新的大内总管大太监。

在他们看来,这个位置自然非严公公莫属!

可李桂成在陈安晏的“指使”下,却一直都在推脱。

不过,他也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

在这段时间里,李文栋也必须开始处理内务府的事务,他原本每日处理朝政已经身心俱疲,其实陈安晏见了也有些过意不去!

只是,陈安晏还有一些准备没有做完,他自然不想让这位严公公如此轻松的就当上大内总管大太监!

正常来说,修建一座陵墓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不过,也有一些穷奢极欲的皇帝,为了给自己修建陵墓,花费数百万两银子,历时十多年才完成。

赵公公的身份特殊,也达不到这样的规制。

因此,按照工部的计算,大概两到三个月就能完成。

所以,陈安晏最多也就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来阻止这位寿康宫总管坐上大内总管大太监的位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人道大圣我有一剑深空彼岸踏星唐人的餐桌最强战神九星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7号基地剑道第一仙
相关推荐:
九尾白猫与少年王府逃生记21号逃生者逃生攻略大妖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