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338章 严嵩私信张居正

朱墨的崛起,是一个难以言说的过程。

一开始,他只是赈灾钦差,但因为江南之行伴随着锦衣卫的威势,很快变成了对严家的打击。这时候,百官群臣才明白他朱墨很可能是只是皇上的一枚棋子,而皇上之所以使出这种匪夷所思的招,还是想要打压一下严家,给裕王即位铺路。这是群臣百官最初的想法,包括严嵩本人也是这样看的。

但稍后,朱墨在江南竟然是真的在做大事,很快解决了财政危机,严家漕感受到了空前危机,这也看出来,皇上用朱墨,实际上是在变法。

在严嵩看来,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比如唐顺宗与王叔文。王叔文也是类似朱墨这样一个佞幸之臣,却极富奇才,掀起了一场改变千年历史的“永贞革新”。朱墨跟这个人很类似,也想要把君权加强一下,又要打击各种异己势力。

当时,迫于朱墨的步步紧逼,严家连番出手,多次围剿朱墨,试图通过丑化和舆论毁灭,打掉皇上的这只厉害触手。可没想到,这个朱墨比王叔文厉害,竟然屡次化险为夷。加上张居正这类实干的清流也靠过去,这才形成了对峙之势。严嵩感叹之日,朱墨已经站稳了脚跟。此后再打了几回合,皇上竟然多次出手,朱墨变法终于推动到了难以逆转的地步。

当朱墨成了文渊阁大学士,成立舟山公廨,重创倭寇之时,天下形势已经反转了。各方在懵圈和惊恐、失望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无比坚定的、拼死一搏的心理。与此同时,朱墨的权力也到了一个高峰,面临着日中则移的风险。

这就是整个心理过程,加上朱墨又说出了“尧舜大道复现于今日”的话,于是又有了一层救苦救难的神秘色彩,让各方都十分忌惮。须知,这是非常厉害点,几乎一尊金身。哪天他要是号令百姓,一定会从者如云……

而在天下缙绅眼中,朱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权臣,但与所有权臣相比,他既有法家的酷烈,又有儒臣的仁心,还有一层神秘的道教色彩。这种形象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实实在在。毕竟,变法的成效每一天都看得到,倭寇不是被抓了吗?国库不是不缺钱了吗?百姓生计不是上来了吗?农工商九流,除了一少部分严家党羽,谁没有受益?可见是无从反驳。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朱墨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逆者。说他是贤臣吧,行事又那么酷烈;说是儒臣吧,对程朱阳明之说,又完全不屑一顾;说是商鞅之流呢,他偏偏又尊尧舜大道……天下缙绅面对这样一个无法说清,无法辨识的怪物,一度毫无招架之力。

但此时严家受了重创,局势进入均衡期,天下缙绅百官反而慢慢缓过神来——

无论无论朱墨和皇上最后要干什么?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一种新的方式正在取代旧的,但凡与旧格局相关的事物,都已经走到穷途末路……

于是,许多人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裕王,希望不久的将来,随着嘉靖的驾崩、裕王的即位,朱墨这个怪物会自然而然的澹出……就是这样的心理背景,成了当前军士背后的支撑。

这种情形可以说特别危险、特别脆弱,双方没办法退后一步,因为一旦退了半步,对方立刻就会掩杀上来,而只要稍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摊牌式对决就会随之而来。

……

灯市口胡同,

两钤山房的幽静小院里。

老严嵩这段时间除了练习书法,就是爬梳这一年多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短短旬月之中,心情是一会儿焦枯,一会儿死寂,翻来覆去,竟像是经历了无数次的生生死死……

他觉得,

自己的主要的失败之处,是慢了半拍,而且总是慢了半拍,一直都是没看清楚本质就急忙动手,表面上是快了,实际却是一步慢、步步慢——

如果第一次江南之行,他能够约束手下,让他们不要那么尖锐地对着干,也许就会让皇上认为双方没有那么大的矛盾;如果,在朱墨的官营钱庄和丝绸产业化刚刚见效的时候,自己不要那么慌,不要那么害怕,也许就会想到办法慢慢将其扼杀;最关键是,自己对百姓的怨恨过于恐惧了,对所谓的圣人之道也过于执着了,朱墨才对贱民有一些恩惠,就立刻认为是太祖复生、商鞅之徒……

如今想来,这个看法还是有问题的,这个朱墨其实比商鞅还要危险是十倍、百倍!要对付这样的人,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围,慢慢打,而不是仗着自己势大,连番地勐烈攻击。其实,如果自己也能妥协一点,像那个张太岳一样,对变法也适当地支持一些,也许就不会成为变法的主要敌人,也就会腾出很大的布局余地?

思来想去,旧事已然不可追了,而眼下,才是攒力反击的绝佳时机,因为朱墨的所有位面,基本上都暴露出来了,天下缙绅都已经看出来,他的“尧舜大道”是要了命的东西!

塔读@

回顾了自己的心路,

严嵩此时是非常的笃定——

跟朱墨的对决,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

如今,他已经看得很透彻,其实就算朱墨妥协,皇上也不会妥协。这位皇上,为了挽救朱家人,已经是铁了心要恢复到太祖之制。的确,对朱家人来说,这当然是最稳妥的,但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其实,要按他严嵩来看,朱家人最好的出路,就跟历代皇室一样,就只有接受现实,毕竟,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过来的,不接受就又翻船的危险,到时候朱家人也不会有好下场。

们心自问,作为嘉靖的老臣,他当然不会对朱家人怎么样,他也没有操莽之心,最多就是君臣共治而已。如果非要比拟的话,那就是东晋王谢和司马的关系。可这位皇上偏偏又十分刚烈……

如果只是为了给裕王即位铺路,就像太祖拔刺那样,到了现在这步,他严嵩也可以接受败局,无非就是告老归田嘛,但但多了这个朱墨和他的那一套做法,想要妥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想到这里,

他慢慢磨墨,提笔写了一封信——

“太岳公鉴:

炎夏闷闷,心灰死寂,老来犹厌作政想。而时势有不可不察者,国体是也。世人言嵩,皆曰操莽之亚,然伏念二十年痀劳,又何克至此?即如操莽,亦圣人之第,于天下道统无沦丧之害也。太岳乃天下奇士,必能独断。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嵩也闻太岳变法之志久矣,而当此残年,竟悔未能左之。今大道歧途,识者皆曰千年未有,铜驼荆棘,有以待之也。窃念身后之名,必曰误天下者嵩也,终夜惶惧,不能自安;非为一己之名,实忧万世之统也。今裕王坚毅,藩勋忧患,振作天下者,唯太岳一人而已。若能幡然一变,则天下转危为安,太岳必为独步千古之贤相矣。嵩自必敛手退隐,举家托之于贤者,斯无憾也。嵩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踏星剑道第一仙7号基地九星霸体诀人道大圣最强战神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
重生之倩女纪事农跃贵门:村姑翻身纪事锦绣小农妻:病夫有点田重生俏媳有点田休夫后带着手机嫁你弟,让你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