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二九章 国士无双

周一上午,周恒赶到金州大学,见到了苏教授为他找来的三个专业人才。

这三人无一例外,全都毕业于顶尖的农业大学,主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目前任职于一家金州本地的食品企业,可谓是集数道光环于一身。

乍一听上去,这三人可都是栋梁之材,根本不可能会为五斗米折腰——更何况苏教授找他们来,只是为了让他们赚取每小时五块钱的报酬。

区区五块钱,会被这三人放在眼里吗?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嘛!

一开始周恒还以为苏教授是在和他说笑,只是当他亲眼见证了这三人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后,他不得不相信,这年头,的确有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栋梁之材。

原因很简单——这三人实在是太落魄了!说的不客气点,乞丐都比他们要强上不少,看看他们三个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样子,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以为这是三个流浪汉呢。

也不知苏教授从哪找来的三个奇葩活宝,周恒一边暗自腹诽,一边在心里琢磨,不会是三个学无所成的冒牌货吧?

要是真的胸中有沟壑,又怎么可能沦落到这个地步?堂堂名牌大学的博士生,难道还会为了一小时五块钱的兼职而动心?这不合理嘛!

不过在苏教授很隐晦的解释下,周恒这才明白了过来,感情还真有这种不合理的存在,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还是很合理的。

和十多年后不同,如今的食品行业正处于低谷状态,大把的相关从业人员都被迫转行,苦苦支撑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眼前这三位。

虽说他们学历高专业精肯吃苦,对薪水的要求更是低的可怜,无奈抵不过大环境的不景气,使得这三人刚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窘困局面。

要不是苏教授为他们找到了一家食品厂的工作,只怕这三人还处于四处打工度日的状态,长此以往下去,不用几年就会荒废掉他们的所学专业,彻底成为三个失败者。

可就算是进了食品厂,这三人的状况也未必见得有所好转,一来金州本地的食品行业都是典型的食品加工厂,根本不存在研发一说,这三人颇有些有劲儿无处使的感觉;二来他们学历虽高,但却是典型的书呆子型研发人才,对于社会常识和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说得难听点,就是那种读书读傻了的典型。

像这样的人物进了工厂,又怎么能落得了好?

总算这三人勤学苦干,硬生生的以博士生的身份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说是技术骨干,其实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员,对于产品包装较为精通。

天可怜见,三个十多年后打着灯笼找不着的人才,如今却是一家食品厂的普通工人!这让未来大白菜一般的大学生情何以堪?

周恒听了这三人的际遇,也有些不解,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干嘛不去考个公务员?以这三人的学历,还不是跟玩儿一样?就算被分配到再烂的岗位,也总好过如今的待遇吧?

不过这倒是周恒想左了,99年的金州虽然已经有了公务员考试,但尚未大规模推广开来,明白公务员考试重要性的人并不多见,主动去报考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就拿眼前这三个书呆子来说,指望他们在实验室里泡上几天几天易如反掌,可要是让他们报考公务员,将来进入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其下场不问可知。

苏教授也是有心无力,整体大环境的不景气,再加上国内对相关人才不够重视,更不用提相关产业不够完善的问题了,就连他这个大学里的院长都有点自身难保的架势,更何况是手底下的学生?

在被问及为何不去外地找工作,偏偏一定要留在本地时,这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了一阵后,支支吾吾的吐露出了一点实情,原来他们也不是没去外地找过工作,只是一连几个月,三人都找不到可以糊口的饭碗。

这怎么可能?

周恒马上就表示了怀疑,这年头只要肯吃苦,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能不给你们几个一碗饭吃?又不是几年后,现在这些城市还没开始排外呢。

再仔细一问,周恒顿时无语了。

三人中,其中一个曾应聘了一家国内知名的食品企业,并很快当上了质检员,结果在一次质检报告中,因为不肯弄虚作假,就被人找茬给一脚踢了出来。

还有一人,被一家实验室招聘,却又在短短几天内惨遭解聘,原因是此人不肯同流合污,对一种营养保健品的实际功效进行造假。

至于最后一人,机遇更是离谱的让人说不出话来。此人一开始留校当了老师,在一次教师资格考核时,他写的一篇学术论文,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学校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教师所写,这样的结果他当然无法接受,那么最终的结局……也就无须赘述了。

就这样,三个同样毕业于农业大学的师兄弟,阴差阳错的回到了家乡金州,开始了他们憋屈又无奈的新生活。

单凭工厂开的每月四百块工资,这三人的生活多少有点捉襟见肘,偏偏碍于脸面问题,又不好向家里求助。再说了,堂堂博士生在工厂吃苦受气,本来就够丢人现眼的了,就没必要再拿出来说事了吧?让亲戚朋友家里人指指点点的,有意思吗?

可想而知,当他们得知有机会能赚笔“小钱”,这三人还是非常兴奋地。

每小时五块钱,赶在周末每天干上十小时,那就是五十块,周末两天一百块,一个月下来整四百——抵得上在工厂一个月的工资了!

有机会能让收入翻一番,这三人几乎是想都不用想,就紧赶慢赶的跑了过来。

听了苏教授和三人的诉说,再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现状,不知为何,周恒心里忽然觉得有点心酸。曾几何时,人才也变得如此廉价了?纵观上下五千年,除了极少数特殊时期,读书人的地位何时如此不堪?

“不要回工厂了,今天就把工作辞了吧,以后跟我干!”周恒二话不说,直接拍板收下了这三人。

不肯弄虚作假,不愿同流合污,不屑学术造假……这样的人才要是错过了,那周恒可就是真正的傻缺了。

三个书呆子乍一听,猛然间愣住了,半响后方才看向了苏教授,那眼神无疑是在询问:怎么回事?苏教授,您当初在电话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小周,你这是……?”苏教授也有点犯糊涂,心说当初不是说好了吗,让他们几个过来帮个小忙,顺便赚点小钱,怎么突然就变成长期的了?

“每个月两千,管吃管住,奖金提成保险一样都不少,干不干!”周恒先是对苏教授报以一个抱歉的眼神,又接着诱惑起了这三人。

这样的待遇标准,要是放在十多年后,三个博士生只怕能把口水吐到周恒的脸上:尼玛!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

可要是放在99年,目标还是三个蹉跎沦落至今的书呆子,起到的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

只见这三人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能立马答应下来。

只是经过了数次挫折,三个人都已经学会了忍耐和细心,他们对望一眼,由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人问道:“小周……老板,你说的是真的?你不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吧?”

一开始这三人还是小周小周的叫着,眼下可好,马上就变成老板了。

周恒忍不住撇撇嘴,“我像是在开玩笑吗?实话告诉你们,我正在兴建一个国家级实验室,总投资不少于两个亿,等建成了,肯定会有你们施展拳脚的地方!眼下就是个过渡期,最多一年就能见到实验室的综合大楼了。”

这番话倒也不算是在吹嘘,周恒的确就是这么打算的,尽管科技园那边出了变数,可周恒又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放弃兴建实验室?

金州未来十年的开发和远景规划,周恒都是一清二楚,他想买下来一大片无人荒地,等着未来升值十数倍,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不过为了考虑实验室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要求,这才反复琢磨了两天,但现在已经有了初步设想,就等着前往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了。

三个书呆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亢奋,竟极其失态的当着未来老板和苏教授的面,在这间办公室里又喊又叫蹦跶起来。

周恒一下子看傻了眼,心说我该不会招来三个脑……那个啥吧?他干脆在苏教授耳边悄声问了一句:“苏教授,您和这三位是什么关系?”

苏教授微微一笑,丝毫不以这三人的失态而恼怒,“他们都是我过去的学生,十几年我在农科大教过一阵子书,后来才来的这里。”

听了苏教授这番话,周横才算是放心下来,好歹不用为这三人的智商而发愁了。

说到底,这就是三个怀才不遇的书呆子。这种人,只要你以国士待他,他也必将会以国士报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遮天庆余年绝世武魂超级系统武映三千道天才小毒妃武炼巅峰逆天邪神无限恐怖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相关推荐:
无限之淘汰我想活下来诸天万界世尊地藏极品杀王火爆近卫地藏演义返穿血战英雄最强热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