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三十五回 君臣离心李轨归 敲山震虎文静死

却说世民、安仁贵率使团西行二十多天,到达凉州城外,此时,已是冰消雪融,万山新绿之时。那大凉皇上李轨早得信,知此西来唐使为当朝太慰、宰相兼六部尚书安修仁之弟,其目的必是前来招降,深怕与安修仁联合谋大凉,心中大忌,遂与长史邱朝震商议。那邱朝震对李轨道:

"安修仁面善心恶,未必肯归唐,但久掌军政大权,朝野上下多其门生子弟,必不甘久居人下。不如乘其弟来,一举除之。"

此言正刺中李轨痛处,却不动色声,道:

"太慰忠心赤胆,断不会背叛寡人。"

李轨说罢,拂袖而去,心里却越想越不对劲,生怕安氏兄弟真的联合起来谋害自己,当晚与爱妃杨慧儿睡,也无心行欲,在床上辗转反侧,长吁短叹。那杨慧儿问道:

"主上何事不决?"

李轨道:

"安氏势大,今其弟自唐来,恐不利于寡人。"

杨慧儿道:

"是啊。其狠虎之心,不可不防。"

李轨长叹道:

"吾与修仁,结盟举义,曾亲密无间,非万不得已,吾怎忍心杀之?"

李轨口这样说着,决心却已定,反而精神放松。于是,爬上赤身裸体的杨慧儿身上,欲找些乐子,但那下身三寸软钉却了无生气,硬是扶不起来,搞得杨慧儿混身难受,一夜无眠。次日一早,李轨暗招亲信长史邱朝震、族弟凉州县令李和德、禁军统领都成雄前来商议对策。邱朝震故意以言挑之,道:

"主上名拥天下,实不能作主,不如就势归唐,还可封王封公,安享富贵。"

李轨叹道:

"长史勿多心。吾非无雄心壮志,只当初事事依托安家,至受制于人。今其弟西来,如兄弟联合,大事去矣。解除安家权柄迫在眉睫。特请诸位议之。"

禁军统领都成雄道:

"安家虽势大,但吾久统师禁军,将士多听吾命,可利用之发动突然袭击,必一举成功。"

李和德道:

"安修仁老奸巨滑,需好好计议。"

邱朝震道:

"吾有一计,可令其放松警惕,保一击成功。"

李轨对着邱朝震拜,道:

"寡人素知长史之智,请为吾谋万全之策。"

邱朝震道:

"主上岂不闻欲擒故纵之计?"

李轨道:

"吾知也,但如何纵之?"

邱朝震道:

"乘其弟来,亲迎之,厚封之。以表信任安氏,使其自懈。"

李轨道:

"一切听从长史安排。"

那邱朝震略略思考了一会,又道:

"可将主上最爱长公主下嫁于安仁贵,封其为定国附马、威武大将军,命其协统天下兵马。安家深受皇恩,必感主上信任,放松防备,待大婚之日,其兄弟亲信必聚于一堂,婚礼之时,由都成雄将军率禁军一网打尽。"

李轨大喜,遂计定,心里叹息难为长公主了,不过待此事一过,再亲择婿嫁之,天下人又岂敢多说什么?

次日,李轨闻唐使至城外,乃与安修仁率群臣出迎。世民见李轨亲自迎接,颇为意外。此时,安仁贵率使队走上前三拜,呈上大唐圣旨,道:

"唐主英明,威加海内,天命所定,百姓所依,天下归心,主上向称唐主之弟,岂不去冠免号而为良臣?"

李轨道:

"吾与修仁为兄弟,尔亦寡人兄弟也。今兄弟相聚,不言它事,且好好聚一聚。"

于是,李轨上前一手牵着安仁贵、一手牵着安修仁,回宫而去。世民等人则由当朝长史邱朝震引着至驿站休息。

却说李轨与安氏兄弟进宫,在宫中大摆宴席,热情接待。安仁贵初到,国君热情接待,心想此次使命多有所成,颇为喜兴,乃恭恭敬敬的与李轨推杯共饮。

席间,李轨酒兴所至,乃将爱女大凉长公主李玲许与安仁贵为妻,晋封为定国附马、威武大将军,协安修仁统领天下兵马,并赐附马府,命三天后与长公主成亲。安仁贵心中暗惊。原来,李轨要收纳自己为臣,只是为国之君喜怒无常,怕断然拒绝,不但不能完成使命,反招来杀身之祸,只得半推半就的接受了封赏。

席间,李轨见安氏兄弟对自己恭敬殷勤,无半点离心,而自己却要谋害之,心中越想越愧,便更加与安氏兄弟推心置腹,饮至半夜,醉而回后宫。皇后安长清亲自服侍,见李轨长嗟短叹,乃问道:

"主上何事叹息?"

李轨答道:

"太慰有异心,欲除之。"

那安长清乃安修仁族亲,当初全凭安修仁牵线得配李轨,后有依靠安修仁扶持成为皇后,闻主上欲除安修仁,大惊,乃一边下拜,一边哭道:

"主上岂不闻疏不间亲?今外人之言,岂可当真。君不记危难之时,太慰数入敌阵,舍命相救于绝境之中。大凉立国数年,太慰为国尽心尽力,有异言否?今除国之栋梁,人心岂不冷?大厦岂不将倾?"

李轨听皇后之言,尴尬道:

"非吾有心,只长史挑拨。"

皇后道:

"大凉安定,非太慰不可,不可再疑。且吾与之联姻,两家已同为一体,休戚与共,其无反之理。"

于是,李轨乃决定不再对付安氏兄弟。次日一早,邱朝震、李和德、都成雄往后宫议袭击安氏具体事宜。李轨言安氏无反意,取消行动。三人怏怏而出。邱朝震对李和德、都成雄道:

"事已至此,主上却犹豫,如太慰识破,吾三人死无葬身之地矣。"

都成雄道:

"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在安仁贵大婚之日起事,一举擒杀安氏兄弟及其亲信,造成事实,主上亦也无可奈何矣。"

于是,三人相约再择日密谋,铲除安氏势力。

且说安仁贵由安修仁带着,直回附马府。路上,安仁贵对安修仁道:

"兄长位极人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弟也大为沾光。"

安修仁叹道:

"高处不胜寒啊!"

安仁贵道:

"大凉江山,多兄之功,莫非李轨敢过河折桥?"

安修仁道:

"弟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吾身居高位,至今未倒,非李轨不欲谋也,乃依族人支持,吾牢牢掌握大凉军权之故也。"

安仁贵道:

"今天下归唐,势不可挡,兄意归大唐否?"

安修仁道:

"为人臣者,位极矣,吾于唐无尺寸之功,就此改玄更张,岂不是丢西瓜求芝麻?"

安仁贵道:

"不怕李轨陷害?"

安修仁道:

"大凉上至朝廷文臣武将,下至衙史士卒,无不出自吾亲自扶植任命,谅其不敢轻动。今又得弟回相助,吾更放心矣。"

安仁贵无言以对。安修仁送安仁贵至府上,乃调来一卫队交其使用,才离去。安仁贵见兄长去,乃命人从驿站请世民、杜如晦等回府,命下人退下,对世民道:

"李轨将长公主下嫁于吾,封吾为定国附马、威武大将军,协太慰统率兵马。如何?"

杜如晦道:

"尔兄位极人臣,今无寸功,又以高官厚禄待尔,祸不远矣。"

世民道:

"尔要提醒太慰加强防备。"

次日一早,三人正在议事,忽报太慰至,世民、杜如晦避厅后。此时太慰入,对安仁贵道:

"皇后派人传言,长史进馋,主上疑吾等有异心,幸皇后力劝,主上才改变主意。尔新到,万事小心,不要留把柄于人。"

安仁贵道:

"李轨糊涂,易被人左右。今后怕陷于尴尬之地多矣。不如及早谋归唐之事"

安修仁不言,继叹一口气,出府而去。兄弟对话,世民、杜如晦在后厅听得一清二楚。世民走出来,叹道:

"太慰为国,忠心耿耿,令人起敬。只怕君臣相疑,迟早为其所害。"

安仁贵道:

"吾兄迟早归唐。只一时未想开罢了。"

世民道:

"不再待太慰,吾等要筹谋,清君侧,除异已,以逼太慰转变,使李轨尽快归顺我朝。"

安仁贵道:

"如何下手?"

世民道:

"尔可利用定国附马、威武大将军之职,多往军中,结交军官,争取信任,似便利用。吾与如晦为生人,多人未识,可深入长史府探听消息。"

安仁贵点头应是。于是,世民与杜如晦乃直往长史府而去,到得长史府外,见大门、后门均守卫森严,一般人难混入去。世民乃命杜如晦乃扮成落难书生到府门前附近等机会,自回附马府。杜如晦在府前等了半个时辰,忽见一个管家样子的中年男子出,忙上前行个礼,问道:

"大总管先生,小生杜明有礼了。是否方便打听一下,贵府是否要招下人,吾识字、识厨、识祭、会内务。如方便请给一口饭吃。"

见那中年男子不站着不答话,走近两步,从袖中拿出数两银子悄悄的放入其口袋中。那中年男子见钱眼开,便转身对门前小头目道:

"尔带其往各处看看是否需要人。"

说罢匆匆而出。那门前小头目恭恭敬敬的答应着,礼送那中年男子离去。接着那小头目招呼杜如晦入府,穿过前花园时,杜如晦见无人,乃拿出数两银子放入那小头目口袋,道:

"多谢兄长帮忙了。"

那小头目哪里得过如此多的钱子,顿时笑颜大开,将杜如晦当作知已好友,道:

"吾必为尔谋份差事。"

那小头目带着杜如晦至府中各处打听,却无需要人。杜如晦怏怏而出。那小头目安慰道:

"兄弟不必灰心,尔留下地址,只要招人,吾为尔谋之。"

杜如晦喜道:

"先多谢兄弟了,吾流浪无事,多在附近,尔有事叫声,吾就到。只要事成,吾必重谢兄长。"

于是,杜如晦别过那小头目,直回附马府。见世民,道:

"现其府内不招人,可创造机会混入。吾已认得几个厨子样子,下午可分别派人跟踪,重金请入附马府服务,吾等就有机会混入了。"

世民以为然,乃命安仁贵派人往办理。次日一早,果然几名厨子均到附马府报到。杜如晦与世民即往长史府门前。那小头目见是杜如晦,亲热的打招呼。杜如晦道:

"此吾乡理李传,善厨,吾等无事,特来碰碰运气。"

那小头目笑道:

"无碍,先生请往里坐。"

于是,世民和杜如晦乃到门廊小房中坐下,与小头目闲聊了起来。一会儿,见那日中年男子匆匆出。小头目上前讨好的道:

"杨总管何事匆匆?"

那中年男子道:

"吾待之不薄,小陆子竟然带头罢工,真太不给吾面子了。一时之间吾去哪里找人?"

小头目喜道:

"吾有两个相识的,会厨,正好来谋差。"

那中年男子大喜,转眼见是昨天那寻工作的人,便直走过去。那小头目忙介绍道:

"此吾府杨总管。"

杜如晦与世民忙站起来,一齐向其行礼。杜如晦道:

"小生特来探听是否有差事?"

杨总管道:

"现厨房缺人,不知两位可会厨?"

杜如晦、世民一齐答道:

"会会。"

那中年男子道:

"还差几个,尔可认识厨友,多介绍几个来?"

杜如晦连声道:

"能能,吾正有几个朋友要谋差事。"

于是,杜如晦转对世民道:

"李传,尔回叫朋友来。"

世民应声匆匆而去。世民回至附马府,请厨子介绍数个会厨之人,并带上自己从长安带来的两个厨子,便一道往长史府。到得府门前,早有杜如晦接入带着直往杨总管处。

杨总管命杜明为厨房管事,此时,邱朝震侍女林英莲至,自向新人介绍起早餐、午餐、晚餐主人饮食习惯,见世民生得英俊威武,不禁多看了几眼,忽害羞转身离去。世民看在眼里。那杨总管见侍女说半吊子话就离去,只得亲自介绍,又安置住处。道:

"晚饭后留一半人值班,一半人可回可住,是只近日主子有大事,晚上不要乱走。"

世民、杜如晦等齐声应是。杨总管离去。于是,世民、杜如晦就在厨房做事,并借此悄悄打探长史邱朝震动静。次日晚上,世民、杜如晦等值班,正在厨房闲聊,忽侍女林英莲来点酒菜。杜如晦等忙命开火做菜热酒。世民一边拿过凳子,一边殷勤的道:

"林妹妹辛苦了,请坐、请坐。"

说着,拿起碗,盛一碗羊肉汤给递给林英莲,道:

"林妹妹快吃点,暖暖身子。"

林英莲感激的接过,一面慢慢吃,一面等。世民问道:

"什么客人这么得要?要加酒菜。"

林英莲答道:

"凉州县令李大人和禁军统领都大人前来,似有要事商议。"

一会儿,酒热菜好,厨子们将几味菜和酒放在一个大托盘上,林英莲欲拿。世民道:

"不劳林妹妹。尔带路,吾拿得了。"

那林英莲见此小伙子既英俊,又勤快,对自己又好,芳心暗动,羞了脸红,幸好晚上,别人看不见。世民随着林英莲来到书房门外,停了下来。林英莲便一碗碗的端了进去。完毕,从世民手中接过托盘,小声道:

"尔走罢。"

便进去了。世民在门外并未走开,而是悄悄的偷听着里面细细的言语。正听到关键之处,忽林英莲出,正要出声问为何还不走。世民怕坏了大事,手一伸,盖在林英莲樱嘴上,另一手伸出,将其抱在怀里。林英莲被世民忽然抱在怀中,又急又羞,手一松,手中的托盘跌落下来,世民只得松开掩嘴之手轻巧的接着那落下托盘,又怕林黄莲出声,坏了大事,急将嘴紧贴着林黄莲小嘴。

那林英莲伏在世民怀中,嘴儿被世民吻着,怕里面听见,只轻轻的挣扎了几下,便不敢再动,只任由世民抱着,亲着,眼睛紧紧的闭着不敢睁开。

好一会儿,听见里面人似乎要出来,世民才一把抱起林英莲娇躯,直往后花院深处,寻一角落,欲将林英莲放开,不想那林英莲却伸手环抱住世民,又亲热起来。世民见怀中女子温柔可人,娇喘吁呈,不禁动了欲念,身心不由大燥。乃双手抱着林英莲臀部,便矛盾相对,运动了起来。那林英莲虽然年纪轻轻,早被邱朝震不知**了多少次,所以深解风情,此时如此英俊的男子爱抚,不由高潮迭起,不禁低低声呻吟。世民也无心多玩,只一会儿便泄气了。但此时,那林英莲也汗津津,一边喘着气,一边深情的看着那张英俊的脸,暗然道:

"吾是长史之人,与尔无结果。下次不可,被发现可不是玩的。"

世民一听,假吓得不知所措,慌慌张张道:

"怎么办?怎么办?"

林英莲见世民吓成这样,安慰道:

"不怕,无人发现。我们走吧,尔先走。"

于是,世民站起来,假慌慌张张的走开,自出长史府直往附马府而去。入得厅中,见安仁贵,道:

"长史邱朝震、凉州县令李和德、禁军统领都成雄欲乘尔大婚之时谋杀尔兄弟,剪灭安家势力。到摊牌的时候了,尔即往请尔兄前来。吾亲与其商议。"

于是,安仁贵乃派人请安修仁前来。世民上前一拜,对安修仁道:

"小人闲着无事,前往长史府谋职,闻长史朝邱震、凉州县令李和德、禁军统领都成雄欲在大婚之时剪除安家,此必亦主上之旨。"

安修仁有大惊,对着世民深深一拜,问道:

"公子何人?竟如此关心我安家。"

世民道:

"吾秦王李世民也。"

安修仁顿时面色肃穆,大喝一声道:

"此贼欲杀太慰,左右拿下。"

顿时,数十个军士冲入,将世民擒拿。世民也不反抗,伸手由军士绑得扎扎实实的。安仁贵不解兄意,大惊,欲开口求情。安修仁在其耳边不知说了一句什么,竟作边观者,不再阻挡。一会儿,除杜如晦和两个厨子此时在长史府外,唐使数十人全部被擒。安修仁一边将世民等送往大牢,一边派人飞报李轨,言唐使臣欲杀安氏兄弟,现已擒拿,请主上发落云云。

数十人被押至牢中,有人大骂安仁贵叛国和忘恩负义。世民却悄声道:

"众兄弟勿多言,此处反而最安全。"

有人道:

"吾等性命怕难保了,还安全?"

世民道:

"吾等绝无性命之忧,大家且放心,"

正说着,却见都成雄亲来,将大牢打开,颇为客气道:

"擒拿各位,非主上本意,今有圣旨,请尊使移居皇宫。"

众人一听,果然无恙,均敬服秦王。原来,那李轨听说唐使谋杀太慰被擒,吓了一跳,心想:唐兵强马壮,唐使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不如移至宫中,加强防卫,不使太慰相害,择日礼送出境。于是,乃命都成雄率禁军将唐使数十人转移至后宫胜雄殿,重兵把守,好酒好肉招待。

次日,大凉长公主李玲出嫁。李轨在宫中大宴群臣。时辰至,李轨将爱女亲交与安仁贵,与皇后安氏一道,依依不舍的送一对新人出宫。

一对新人在上千迎亲队的簇拥下,直回附马府而去。安仁贵至附马府前,早有安修仁率族亲在门前迎接。安仁贵下马,将车里的长公主扶下,在安修仁的引领下,直往大厅。

安兄弟父母早亡,安修仁请族老坐上位,命礼官喊礼。此时,在礼官的声声引导下,一对新人在堂前恭恭敬敬举行婚礼。忽然,大队禁军在都成雄的率领下,从大门一拥而入,一举将大厅包围。都成雄喝道:

"本官奉旨剿灭反贼安修仁、安仁贵。违抗者杀"

此时,长公主李玲伸手将红头巾一扯,喝道:

"主上从未下旨,谁敢作犯上乱,杀无赦!"

禁军面面相觑,不敢动。安修仁跳上台,高举虎附,喝道:

"从将听令,擒拿反贼都成雄。"

于是,附马府内下人纷纷脱去便衣,将包裹着的武器拿出,与禁军对峙。府外各民房藏着的万余将士亦冲出,一举将外围禁军包围,全部缴械,又冲入府,将数百禁军紧紧包围。原来安修仁得世民报信,早有防备,将附马府内下人全部换成手下将校,将万余将士藏于附马府附近民房中。

那数百禁军见太慰之威,早吓得不敢动。都成雄见事情败露,横竖是死,不如一拼,挥动大刀,直扑安修仁。此时,安修仁手下数将一齐冲上,一举将其擒拿。那副统领龙赤炎欲率禁军死拼。此时,安修仁却温言道:

"罪只在都成雄一人,余不追究。此时禁宫无防,请龙将军率禁军速回宫守护。"

那禁军副统领龙赤炎顿时放心,对着安修仁一拜,道:

"多谢太慰不杀之恩。"

乃率禁军回宫。安修仁见禁军去,即命一将率军速往擒拿邱朝震和李和德。一会儿,两人均擒至。安修仁亲押着三人上朝。

李轨得讯三人作乱,心想此事与己关,只怕此次太尉一不做二不休,要将自己废了。心有不甘,但是想到连禁军都听他的,自己反抗只能是:鱼撞铁网,死得更快。于是,只得强作镇定,召集群臣,坐等太慰至。心想: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对寡人怎样吧。

一会儿,安修仁押三人至,对李轨再拜,哭道:

"三人作乱害吾,未必是主上之意。但君臣之间已起间隙矣,今后如何相处?不如归唐,各得相安。"

众臣见事已如此,不从太慰,恐皇室灭,大家亦有姓命之忧,于是纷纷出班保奏请准。李轨无奈,只得同意。继长叹道:

"此三子误寡人,推出午门斩首。"

禁军应声而去,将三人推出午门斩了。继李轨又道:

"有请大唐贵使安仁贵。"

安修仁道:

"首席钦差非安仁贵,而是大唐秦王李世民也。"

李轨大奇,问道:

"秦王安在?"

就在尔后宫使臣之中,吾亲往请。李轨道:

"吾与太慰一道请之。"

于是,李轨率群臣直往后宫胜雄殿,恭恭敬敬的请秦王回朝堂,安修仁请秦王上座,世民只站于龙椅前而不坐。此时,早有文臣准备好降书交给李轨。李轨手举降书,率众臣下拜,道:

"大唐英主,如日中天,吾等请为臣子。"

世民接过降书,道:

"大唐天子与李轨乃兄弟之亲,尔等归唐,必不待薄。李轨随吾归朝,请安修仁、安仁贵兄弟共主凉州军务政务,各位协助之。"

众人三呼万岁。李轨听得此熟悉声音半个时辰前还是对自己的,此时却声是主非,不禁暗暗感叹,但得保全族,已是不幸中之大幸矣。

当天,李轨率育有子女的嫔妃及子女数十人迁出后宫,借住在附马府中。世民命杜如晦清点国库,将白银尽赏凉州将士,将贵重的黄金玉器古玩等全部运回长安。自选数名年轻美貌宫女和那长史侍女林英莲随己,命将老弱宫女放还乡里,将年轻的近千宫女配与凉州将士为妻妾。诸事安排完毕,数日之后,世民乃率使队和李轨一家数共百余人,在安氏兄弟和凉州文武的送行下浩浩荡荡东归。

一行月余回到长安。高祖闻李轨归降,大喜,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并大宴众使臣和李轨一家。席间,高祖封安氏兄弟为凉州正副刺史,封李轨为凉王,赐府宅,命在京师居住。此时,刘文静见首功者未封,乃乘着酒兴,向高祖奏道:

"此次出使,首功者乃秦王,请主上嘉封赏赐。"

部分大臣也纷纷附和。李渊因世民官职已很高,管得也已很多,本不欲再封赏,见刘文静请封,众臣又附和,加上有功必赏又是朝廷律例,只得再加封秦王为凉州总管。散朝,裴寂未走,李渊恨恨道:

"此匹夫可恶之极,迟早杀之。"

裴寂道:

"是啊,此人只有秦王,没有朝廷。假百年之后,怕成祸乱,留不得啊。"

李渊点点头,道:

"裴相且为吾谋,寻机除之。"

那裴寂战场上无勇,但暗地里搞阴谋诡计却很在行,乃命亲信王充潜入刘文静府中当下人,以收集证据,伺机行事。刘文静见王充颇有几分才情,乃命为儿女老师。王充在刘文静府中潜伏月余,一边教刘文静几个子女读书,一边悄悄打探刘文静把柄,却一直未得手。

裴寂见王充潜入刘府,却无所作为,急了,决定主动挑起事端,将老对手刘文静搞掉。一日,见刘文静乘车上朝,跟在自己后面,故意放慢马车,乃至停在道中。刘文静急不能过,掀开布帘,伸出头来骂道:

"谁如此大胆挡本官道?快快走开,本官要上朝。"

裴寂下车,立于道上,大声道:

"本官有恙,需得慢走,纳言要快,请绕道。"

刘文静见是裴寂,心中不服,却也只得按朝廷规定强笑行礼请让。但裴寂就是不让。刘文静只得恨恨的步行而去。此时,裴寂却坐着车,不快不慢的跟在后面,恨得辛苦步行的文静心里骂其千回。到殿上,高祖未上朝。裴寂悄悄入后宫,对高祖道:

"今微臣于道上激怒纳言,只要再升吾官一级,其必奋奋不平,出言无状,其府有吾之人中,可乘机收其言为罪证。"

高祖道:

"吾本有意提尔,也好。"

于是,乃与裴寂出,待处理各奏本后,乃对众臣道:

"自立国以来,裴相为政,夜以继日,劳苦功高,为表其功绩,特晋升为仆射。裴寂此职,仅居于世民之下,在左右仆射陈叔达、封德彝之上。裴寂大喜拜谢,却回头朝着刘文静嘻嘻而笑。

散朝,刘文静回府,内心烦闷,其妾梁静亡父,欲请回娘家,刘文静不肯,梁静哭求,被刘文静打数掌,并罚跪在地上。此时,刘文静弟刘文青来,刘文静便命梁静服侍兄弟饮酒。

席间,刘文静言及裴寂凭巴结青云直上,自己同有首义之功,战功又多,却不得晋升。更加可气的是,那裴寂小子小人得志,处处与己为敌,实欺人太甚。刘文静说一阵,饮一杯,越说越激动,竟抽出剑,一剑将台角砍去,恨恨道:

"李渊有今日,乃吾之计,今主上如此不明,使小人得志,吾必杀此小人。"

兄弟俩说话被王充在外听得一清两楚。王充沉思,要告发刘文静还是身边人最合适,自己再出来作证,才能坐实。于是,待梁静出。王充悄悄跟着,走了一段,见左右无人,快走几步,叫住梁静,道:

"听说尔父去世,为何不奔丧?"

梁静顿时抽咽,流着泪道:

"纳言不许。也罢。先生勿多言,刘府规矩多着,小心闯祸。"

王充假愤愤道:

"此子上不敬君,下不奉孝,吾告之。"

梁静忍泪道:

"其乃吾夫,待妾不好,乃吾之命也,先生不必抱打不平。"

说着,转身离去,穿过后花园,直回房中。王充心中不甘,悄悄的跟着至房前。心想:此妾失宠,不如今晚寻机奸之,并以此事相威协,逼其告发纳言。又想到此妇颇有些姿色,淫心顿起,口干舌燥。于是,王充乃跟着梁静入其屋内,叫道:

"容儿、青儿,长公子身体不适,尔即往请吴郎中前来看病。"

主人失宠,不要说下人,就连主人自己,府中管事的都敢使唤。所以俩侍女听见先生吩咐,只得应着,匆匆而去。王充则留下,有一句、无一句的与梁静答话,待俩侍女去远,使向梁静走近几步。梁静见其有异,慌张道:

"先生不得无礼。"

此时,王充已一跳而上,冲至梁静面前,双手一把抱住其腰,淫笑道:

"纳言忙,由吾代耕耕田。"

梁静哭求道:

"尔此胡为,害死妾矣。"

王充见其可怜,顿起同情之心,道:

"吾自入府以来,深爱慕尔,尔不肯给,吾不强求,只求内裤一条,以息思念。"

那梁静不答。王充手一紧,将梁静抱实,作吻势。梁静只得慌张点头答应,道:

"尔放开。"

王充道:

"尔给了再放。"

梁静欲从柜子中寻一条给王充,打发其走。王充却道:

"吾要尔穿着那条。"

也不理会,蹲下便伸手脱裤。梁静无奈,只得由其脱。此时,王充手触到柔软处,下体棒儿顿时雄起。乃一推,将梁静推倒在床,将那内裤脱了一丢,将身体重重的压在梁静身上。此时,梁静欲叫,却被王充一手掩口,道:

"尔叫尔叫,吾说尔色诱于我,看看纳言杀尔还是杀吾?"

梁静吓得不敢再叫,因为妾侍偷情往往会被丈夫处死。于是,王充很快就得手了,但仍感到未痛快,自也脱衣,又将梁静衣服尽脱,也不理会眼前流着泪的可怜人儿,再爬上去细细的、慢慢的品味着,好一会儿,才完毕。王充穿回衣服,梁静也慌慌张张的穿回衣服。王充道:

"事至此,尔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尔告发刘纳言大不敬之罪,事成后,吾娶尔为妻。另一条是:吾告发尔勾引吾,尔必死。"

梁静哭道:

"本尔强奸妾,非妾勾引尔。死则死矣。吾决不害人。"

王充开导道:

"有人欲治一治刘纳言傲气,且酒后之言,罪不至死,最多只降一级官职。尔爱护之,其爱护尔否。假吾告尔,其必毫不留情杀尔。尔也不想想尔可怜母亲,尔去了,谁照应?"

梁静本欲以强硬之志,以打消王充害人想法,不欲就此真死。听其之言,自己不答应便只有路死一条,只得勉强同意。于是,王充乃带着梁静从后门出刘府,路遇裴府下人,命其告裴相,自与梁静连夜至大理院告发刘文静去了。

大理侍郎钟生明本与刘文静相厚,但因本案证据确凿,不得不立案,派人飞报刘文静,请刘文静亲做俩下人工作,以便消案。

但偏偏刘文静不接纳,自以为只是酒后失言,无大事,又想此可恶妾侍竟敢与下人互相勾通,拿鸡毛当令箭乱告状。于是,派人四处追寻俩人,欲杀之然后快,但是此时,那王充早带着梁静入裴府躲避去了。刘文静寻不见人,也不再理会,只写一封信,将事情来龙去脉讲清楚,使人送至大理院。大理侍郎钟生明得刘文静解释,便计划草草结案了事,不再追究。

次日上朝,裴寂奏道:

"微臣闻有人向大理告发刘纳言欲杀朝廷命官,还对主上大不敬。"

李渊转而厉声问大理侍郎道:

"可有此事?"

钟生明吓了一跳,出班奏道:

"乃酒后之言,已结案。"

李渊怒道:

"谋杀朝廷大臣,欺君犯上,本重罪。尔敢放过?快将案情奏来。"

那钟生明搞不清高祖为如此发怒,只得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李渊听罢,对钟生明道:

"此案重大,吾亲审之。"

传罪臣刘文静、证人王充、梁静。禁军应声而去。裴寂火上浇油道:

"俩证人被刘文静追杀,无处藏身,被微臣下人收留。请禁军兄弟往吾府上传证人。"

一会儿,三人至。李渊亲审,王充、梁静当着主上面证实刘文静曾说过此话。刘文静心想主上亲审此案,真是小题大做,目的不过是杀一杀自己威风,没有什么大不了,便全认了罪。

李渊听罢,大怒,当即免去刘文静一切官职,打入天牢,择日处死。此时,刘文静才大悔,暗请牢头报秦府。

此时,北方刘武周新收宋金刚,正蠢蠢欲动。秦王被高祖派往北方,正在巡视边境防务,毫不知情。杜如晦怕刘文静被主上杀害,急飞鸽传书,将刘文静之案报世民。

世民得报,大急,心知刘文静平时心高气傲,又常常维护自己,往往情溢于表,不懂藏拙,累累得罪高祖,怕高祖乘机除之,乃写信一封,飞鸽传回,命长孙无忌亲手交与主上。高祖收到世民来信,打开细看,竟起了同情之心,欲放过文静。

原来书信中,世民这样写道:太原起事,文静首功,裴寂次之;后文静助我大唐开疆拓土,克敌四方,累建奇功,裴寂辅政不显,战则败绩,却累累晋升,职位和俸禄远远居于文静之上。身为同一朝臣,功高位低者偶有怨言也不为过,况且仅仅是酒后失言?望主上谅其无心之说,一时之失,不以此过治罪,留有用之身继续为朝廷效力。

次日,高祖传裴寂,商议欲放刘文静。裴寂却道:

"主上一时慈悲,不舍此小人,如何敲山震虎?放任其去,必助长兄弟之争,后患无穷矣。"

李渊被裴寂刺中痛处,于是下决心处置刘文静。乃道:

"此案尔全权办理。但不得杀之。"

裴寂领旨,半喜半忧,喜的是老对头刘文静落入了自己之手,忧的是高祖不许杀之。乃命人将刘文青抓获,对此案作进一步审理,并将此案定性为� ��谋杀害朝臣、妄言欺君之案,裴寂有心将刘文静案做绝,心想:刘文静从军多年,总有错杀之人,只要有人告之,必再加罪,其时高祖想不处死都不能了。于是,将刘文静兄弟之案公告天下,命人有苦拆苦、冤伸冤。

此时,杨莹闻刘文静归案,官府出告示征集刘文静罪证,乃想起侄媳梁婉儿之冤,于是乃亲往史府,将梁婉儿之冤告与史万宝。史万宝闻此惊天大冤,便拿着梁婉儿血书和带血内衣裤,上朝告御状。李渊闻冤情,大怒,命将刘文静、刘文青立即斩首,将刘家妇孺流放南海。

却说那梁静本极善良,只是受王充所协,被迫指证刘文静,本以为此案乃小惩小戒,也可解解气,不想,那刘文静竟因此落得身首异处,家破人亡。当梁静得知此结果,想到刘文静也曾待己不错,自己却亲手将其害死,感到罪不可恕,竟悄悄的走回那空空如也的刘府,在大厅上对着刘文静列祖列神位跪下,拜了拜,接着移过一张凳子,站上去,将一条白布绕在梁上,打个死结,略一犹豫,将颈往白布上一钩,用力一踢,一脚将凳子踢开,顿时颈一紧,痛苦得不由的挣扎了几下,便气绝而死。(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超级系统危险关系无限恐怖宿主天才小毒妃逆天邪神庆余年绝世武魂武映三千道
相关推荐:
大秦之小兵传奇2助龙升天执掌天命命运道君三国第一剑斩毒绝品天骄穿灵风范烈霸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