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三十八回 势如破竹斩金刚 玄甲如飞驱武周

却说世民探得宋金刚拔营北还,大喜,乃召众将筹划一举歼灭刘武周主力之策。此时,杜如晦、房玄龄早就制订了唐军北上歼敌方案。世民细细看了看此方案,笑道:

"诸葛亮亦不过如此矣。"

于是,乃依方案设想,进行军事布置,世民大声点将道:

"秦叔宝、张亮、史万宝、程咬金、刘政会。"

四将兴奋答道:

"末将在!"

世民严肃道:

"以秦叔宝为首,五将各率两千玄甲骑兵为先锋,立即北上,如敌正在拔营未退入山口,立即率骑兵杀入敌营,向北穿插,只能向前冲,不得后退。如敌军已拔营穿过山口北去,就在谷口外待命,不得入谷,违令者斩。"

世民转头道:

"杜如晦、房玄龄。"

两人道:

"臣属在!"

世民道:

"尔两人率一万人马留守大营,并火速传令晋州总管刘为用发兵三万协守,同时组织民众输送物资北上,确保进军所需。"

两人齐声应是。世民又点将道:

"翟长孙、牟君才、段志玄、殷开山、屈突通、萧禹、候君集。"

众将道:

"未将在!"

世民严肃道:

"众将随本王率大军尾随骑兵北上杀敌。"

众将齐声应是。于是,秦叔宝、张亮、史万宝、程咬金、刘政会各率两千骑兵如飞的率先北上而去,世民与众将一道,率九万步兵跟紧着北上。五将率玄甲骑兵到达柏壁北山口,却见天兴军已全部已拔营通过北山口而去,只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大营。程咬金欲率军追击。秦叔宝止住,道:

"秦王有命不得追,违令者斩。"

程咬金乃不再追击。秦叔宝命史万宝、张亮四千骑兵加强警戒,六千骑兵下马造饭,又派探子入谷中探敌情。一会儿,探子来报,山谷出入口两边果然有大量伏兵。程咬金一听,一边跳下战马,一边骂道:

"奶奶的,太坏了,竟敢伏击本爷爷,一会儿杀个片甲不留。"

中午,世民率大军到,见全军饭餐备好,即命全军吃饭。秦叔宝则向世民报敌情,饭罢,世民命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全军披挂列阵,世民问道:

"得派一军率先入谷引敌,此高度危险。谁愿为全军冒这个险?"

众将齐声请命。世民环视众将,道:

"段志玄为主将,翟长孙、牟君才为副将,率三万步兵向谷中猛冲,引敌伏兵出。"

三将应声而去,引三万步兵迅速入谷而去。世民又道:

"吾亲与秦叔宝、张亮、史万宝、程咬金、刘政会等率一万玄甲骑兵先杀入,殷开山为主将,候君集、屈突通、萧禹为副将,率全军随后北上追敌,众将务必尽心尽力,奋力北追,不全歼敌军不收兵。"

世民命令正下达完毕,忽闻谷中杀声四起。原来段志玄、翟长孙、牟君才意在引敌,率三万人马向前猛冲,至谷中,那伏在谷中的宋上青见大批唐军通过狭窄的道路北上,乃命五万伏兵一齐呐喊,猛向下射箭。唐军亦早有准备,在三将的指挥下,各择树纵、边坡、石头等掩护,向伏兵之处射箭,但唐军处于下风,颇为被动。

那宋上青见箭矢尽,唐军死伤颇多,乃一马当先,引伏兵直扑向道路中的唐军。段志玄、翟长孙、牟君才各率一队,拼命抵挡从山上冲下的伏兵。两军在道路中展开拼杀,不一会儿,宋上青就凭优势兵力将三股唐军分割包围起来,欲一网打尽。此时,牟君才见敌军主帅近不远处,擒贼先擒王,率数百唐军奋力冲出重围,直杀向宋上青。那宋上青大怒,猛挥刀砍向冲过来的牟君才...

世民闻谷中杀声起,命人往谷中探,知谷中两军战斗颇为惨烈,估计天兴伏兵已尽出,乃与秦叔宝、张亮、史万宝、程咬金、刘政会率一万骑兵向山谷发起猛攻。殷开山、屈突通、萧禹、候君集则率六万步兵随后冲上。世民马快,顿时冲入山谷,却见牟君才正与一敌将缠斗,力不继而逃,眼见那敌将追上,那锋利大刀就要向牟君才砍下。世民大喝一声,双腿一挟,那马血汗宝马竟奋兴得四蹄如飞,瞬时冲至那敌将身后。世民运枪如风,一枪刺穿宋上青喉咙,直跳那尸首飞出数丈。那威风、那气势,若如战神下凡。牟君才回头见世民救了自己,大喜,乃高声叫道:

"宋上青毙命!宋上青毙命!"

天兴军听见主帅战死,顿时纷纷溃逃。此时,大队玄甲骑兵亦淹杀上来,与段志玄、牟君才、翟长孙一道将仍抵抗之敌杀散。世民见敌军败局已定,也不进一步清理战场,命后军加快进军步伐,自与秦叔宝、张亮、史万宝、程咬金、刘政会率一万玄甲骑兵迅速从成队的溃兵中穿过,如飞的直追宋金刚主力去了。

世民率玄甲骑兵一路猛追,路上遇到数万押送物资北还天兴军,乃放马冲杀,天兴军本来又饿又疲,哪里能抵挡,只得落荒而逃。世民也不贪恋物资,率骑兵继续前进,每遇敌军,也不管多少,即冲杀一通,一天八战,战战皆胜。秦叔宝见天将黑,请世民休兵就食,休息一夜,明天再战。世民却道:

"今敌溃逃,已如丧家之犬,吾等停而敌不停,必失之机会,请诸将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擒之再食。"

于是,骑兵乃不食不休息,连夜继续急匆匆的北上,每遇到在路边休息过夜的敌军,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即指挥骑兵冲入烧杀,将敌军杀散,又再匆匆上路,继续放马向前猛追。

次日大早,世民率骑兵出现在介州城外。此时,宋金刚主力四万多人马在介州城外扎营休息,闻唐军追杀到,大惊,匆忙列阵抵抗,还未成阵形,却被世民、秦叔宝、张亮、史万宝、程咬金、刘政会各率一队玄甲骑兵发疯似的直捣进去,玄甲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阵天昏天暗的屠杀,杀得又饿又疲的天兴军人仰马翻,土崩瓦解,四散溃逃。宋金刚见败局已定,也不敢入介州城,率残军迅速北逃而去。世民见宋金刚北逃,大旗一挥,当先率玄甲骑兵越过大批溃兵,如飞向北追去。

世民一路追,一路杀,日夜不停,至第三天早上,身边只有秦叔宝、张亮、程咬金三将,身后玄甲骑兵亦只有数百,大家连续作战,已三天两夜不食不休息,个个身软气喘。世民乃令大家下马,放马食草,命人寻找食物,好一会儿,才寻到一只山羊,世民命人将山羊宰杀了熬汤,平分与大家吃。每人分得一碗汤水、一条块骨头或一小块肉,却似得到了世上最美好、最可口的食物,喜不自胜,吃得津津有味,就连大骨,也象狗一样,啃了又啃,爱不释嘴。

匆匆吃罢,世民又下令全军上马,继续向北追击宋金刚,追了一会儿,忽见远远道上有一队上千人的天兴军。世民大手一挥,大家乘着马快,一举冲上,将其包围了。此时,天兴军早已吓破了胆,见唐军骑兵如从天降,多吓得发抖,互相挤成一团。当中有数将,见唐骑兵人少,欲组织抵抗。此时,程咬金声如迅雷,喝道:

"投降者不杀!"

其中一将,被此意外雷声一轰,心惊胆颤,顿时手中大刀"当"的一声跌落在地上。程咬金又喝道:

"不降者上前受死!"

众兵一听,纷纷丢下手中武器,那几个将校见大势已去,亦只得丢下武器投降。秦叔宝上前抓一个头目,审问宋金刚去向。那头目向前一指,颤颤抖抖道:

"刚刚率先走了,就在前面。"

于是,世民匆忙驱散降卒降将,率玄甲骑兵继续向前猛追,约走了两个时辰,见前面大树底下,有数敌将坐在那里休息,当中一个身着金盔金甲,想必是宋金刚了,乃大喜,一挟战马,如飞的直冲上去。众将怕世民有失,亦拍马加紧紧追赶。

此时,宋金刚已连续走了两夜三天,身边只有数将,大家又饿又累,见大军被自己远远的抛在后面,想已距唐军很远,总算松了口气,坐在一大树底下休息,吃点东西再走,忽见一尊如天神般的战将,率一队玄甲骑兵,如飞杀来,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急急上马,慌不择路的各自逃走。

世民大喝道:

"宋金刚,哪里逃!"

那血汗宝马似懂主人之心,顿时,四蹄生风,如箭向前,少时追上。走在后面的两敌将,欲挡住世民。世民猛提一口气,奋枪横打,"啪啪"两声,将两敌将被横扫于马下。

那宋金刚见两爱将顿时战败倒下,不知生死,大怒,乃调转马头,挥动百斤大刀,猛杀向世民。此时,世民因用力过度,混身虚汗,眼冒金星,一口气竟未提上,眼见宋金刚大刀如风横砍过来,只得急伏身子,双腿夹马,那马儿猛发力向前一窜,逃开去了。

此时,秦叔宝、程咬金一左一右双双杀上,一枪一斧直杀向宋金铡。那宋金刚也饿得身虚体弱,那拼尽吃奶之力的一刀砍空,不要说像平时那样能及时收回,还差点被沉重的大刀的惯性拖跌落地,根本来不及躲避两将,顿时,被长枪刺穿心胸,被大斧当头击下,瞬时人马皆毙于地下。

杀了宋金刚,大家精神一松,顿时个个软倒在地上。世民见天气严寒,冰天雪地,怕饿伤冻伤将士,乃命人俘数匹战马杀了,寻来大铁锅煮了分吃。此时,张亮,史万宝亦率骑兵至。世民命骑兵就地休息一夜,次日一早,乃率骑兵南还,至半道,殷开山率步兵至,一路擒拿俘虏达七万多。世民问后面情况,殷开山道:

"已留候君集率三万步兵包围介州。"

世民乃与众将率大军回介州,扎下大营,让骑兵好好休息。世民传候君集,问道:

"介州之中为首者谁?"

候群集答道:"为首者乃尉迟恭、寻相。"

于是,世民乃命成飞为使,往游说其投降。尉迟恭、寻相见宋金刚大败,颇为解气,又深深为主上不值,欲北还投主,却被唐军紧紧包围不得脱,两人正左右无计,忽报秦王派人前来游说,寻相对尉迟恭道:

"今唐军天罗地网,势必就擒,不如留得性命,寻机北归。"

尉迟恭心想也好,正好乘此机会,寻找情人刘武明下落。两人略一商议,决定将计就计,先假投降,再寻机逃走北归。于是,尉迟恭留寻相于介州城外,自与成飞出,往投世民。

世民闻尉迟恭来投,大喜,亲出迎接。尉迟恭见一威武的青年战将出迎,众人言是秦王,颇为意外,拜倒在地。尉迟恭道:

"败军之将尉迟恭前来请罪。"

世民道:

"将军勇悍,天下共知,武周不知用人,所以至此。非将军之过也。"

说罢,亲上前扶起,与尉迟恭牵手而入。当天,世民大摆宴席,与众将庆功。散席后,段志玄、候君集均言尉迟恭假降,秦王不信。此时,成飞急来报:介州城内防备甚严,尉迟恭未必真降,迟早必反,请秦王乘此机会擒杀之。

世民不以为意,众将大急。世民道:

"尉迟恭乃不世良将,将来有大用,不可轻杀。就算此时假投降,待刘武周一灭,其无路可走,以吾之真诚,必归顺本王。"

众将无言,只得暗暗加强警戒。此时,尉迟恭得知刘明武于乱军之中被俘,此时押在晋州天牢,乃亲往取之,晋州刘为用认为此女乃宋金刚妻室,朝廷要犯,旁人无权处置。尉迟恭悻悻而归。有人报秦王。世民乃命刘为用派人送来,交与尉迟恭。尉迟恭大喜,亲往拜谢秦王。

尉迟恭欲与刘明武成婚行房。那刘明武乃对尉迟恭道:

"吾身已破,心亦死去,决不再侍奉他人。妾还有母亲于朔州,年老多病,需要照应,君如关顾故人,请放北还。妾将终身为将军祈祷平安。"

你道刘明武为何如此对钟爱自己的救命恩人?原来,那刘明武因尉迟恭相貌奇丑、黑如包公,向来不喜,却偷偷喜欢寻相,但那寻相乃尉迟恭朋友兼下属,加上自己已有妻室,所以刘明武每每暗示却视而不见。此时,刘明武知尉迟恭尽力救自己,心下十分感激,但要与其成样,却接实在受了。

尉迟恭闻言,大失所望,又见其款款相求,乃偷偷将其放还北归。

数日,世民正欲率军北上,忽然刘玄基逃出敌营南归,前来归附秦王。世民闻刘玄基居然安然无恙,大喜,亲自接入。

原来,刘德威被元吉委守太原,刘武周累累进攻,损兵折将,均攻不下,乃心生一计,假撤兵北还。刘德威自认为太原兵多,欲率兵追击。刘玄基劝道:

"武周狡猾,今稍败即退,估其有诈。太原乃首义之地,关系大唐龙兴,宜固守待援。"

刘德威却道:

"吾本士卒,起于战功,高祖重托,齐王委任,吾岂不日夜思报?将军如此畏缩不前,有失当年之勇,尔不欲战,可留守太原,等吾得胜消息。"

于是,乃尽点太原数万唐军,出城北上追杀刘武周。不想,那刘武周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待刘德威率军北去,率主力突然袭击太原。此时,太原只有民兵数千。刘玄基率之奋起抵抗,但也无济于事,只坚持半天,便被攻破城池。初,刘玄基坚决不降,率军与刘武周进行巷战,力尽被擒。刘武周爱惜其勇猛,留于军中。那刘德威白白丢失太原,又悔又恨,却不敢回兵太原,只得率数万人马退往阳泉。

那刘玄基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暗暗打探刘武周动静,偷偷向晋州的李仲文、阳泉的刘德威通风报信,所以,刘武周每每出兵进击李仲文、刘德威,两人均事先从刘玄基那里得到信息,展开了解有效周旋,又打了一些小胜之仗,保住了太原以外的大片土地和城池,并拖住刘武周,使之不能南下与宋金刚合成一股,大大减轻了世民压力。

一转眼,刘玄基身陷敌营近年,闻秦王大破宋金刚,心下暗喜。这一天,太原严寒,刘玄基率数人巡城,见刘武周亲兵在窃窃私语,乃偷听,知刘武周欲北还朔州,并已暗暗派了数批人马北上进占雁门。刘玄基知太原兵力本来不多,派部分北上,太原就空虚了。于是,乃暗暗入军营探听进一步查实,果然刘武周已秘密派两万士卒北上雁门,太原乘下两万多人马。

于是,乘着夜色逃出太原,直往晋州报李仲文,请李仲文联合刘德威进兵,那李仲文怕中刘武周诡计,不敢出兵。刘玄基从李仲文那里得知世民在柏壁,遂向李仲文讨来一匹马,匆匆南下,不想在介州就得见世民,乃将太原情况详告。

世民闻刘武周兵弱,太原空虚,又欲北逃,大喜,命候君集为主将、屈突通和萧禹为副将,率大军留守驻扎介州,并派兵清理周边残余刘武周势力。自与刘玄基、段志玄、殷开山、刘政会、张亮、翟长孙、牟君才、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率一万玄甲骑兵迅速北上,直杀向太原,第三天,世民玄甲骑兵到达太原城外。

那刘武周闻秦王大破宋金刚十五万人马,本来就心惊胆颤,今又闻秦王亲自率大批骑兵至,大惊,急率太原两万多人马北逃。世民入太原城,不见有天兴军,闻刘武周北逃,当即率骑兵北上追击,骑兵不休不食猛追一天,到达雁门城外。此时,刘武周率逃兵刚刚入城,并未过半,被世民骑兵猛一冲,全溃散了。雁门守将未及关门,被刘玄基率一队骑兵过关斩将,强攻而入。

那刘武周吓破了胆,乃不理会仍在城内的大批将士,匆匆与几个部属亲信出城,向北逃去。此时,世民入城,登上城头,向北远望,见刘武周出城北逃,身边仅仅只有数人。于是,也来不及招呼后军,便与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张亮等将出城,沿着刘武周逃跑的方向追去。

世民骑着血汗宝马沿着雪地留下的马蹄脚印猛向北追,渐渐与众将脱离,这样独自一个人追赶了半个时辰,忽然见马蹄脚印凌乱,又有马蹄脚印继续前行,往山上却有一行树木拖过的新痕。世民断定刘武周向山上逃去,于是,乃沿着拖痕追踪,一会儿,远远看见前面几个人在雪地中缓缓步行。此时,刘武周等几个人也已见世民独自一人追来,匆匆转过一山坳,乃命身边几个战将伏于林中,待世民走近发动突然袭击。

世民自是不知,只一味向前猛追,正追着,眼见追近刘武周,正伸手擒来,忽然数敌将跃而出,一齐向世民袭来。世民长枪猛击,刺死一将,此时四把刀枪一齐杀向世民,避无可避,眼见不幸,忽血汗宝马长嘶一声,似人立起,两脚连连猛踢,竟将两将踢得直飞出去,随着两声惨叫声响起,跌落在那深深的雪谷之中。另外两将吓得落荒而逃,却被世民拍马追上,一枪一个,结果了性命。

世民欲寻刘武周,却已不见踪影,乃放马沿着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继续向前追踪。走着走着,忽然雪地上的脚印多了起来,世民满脸狐疑,回头看看,却不见手下战将。茫茫的深山之中,除了呼呼的北风声和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了。世民乃提高警惕,骑着马徐徐向前,小心的追寻着刘武周行踪。

忽然,不远处的山谷中传来老虎长啸之声,震落了树上积雪,顿时人马皆白。世民疑刘武周就在此山谷之中,乃拍马向山谷而去,走了一会儿,却见前面一只白额大老虎,估有数百斤重,背中数箭,血淋淋的,正与一空手赤拳壮士搏斗。那壮士被老虎压在下面,一手紧紧抓着老虎下颌,另一手抓住老虎一只前腿。那老虎则愤怒的蹬腿、抛头,把嘴张得大大的,不时发出可怕的啸声。

世民细看,却不是刘武周,而是一个身材高大、肌肉结实的精壮的北方游牧小伙子。世民想:如此相持下去,那汉子必死无疑。于是,乃解下那张强弓,搭箭弯弓,瞄准那老虎喉咙,一松手,"嗖"的一声,那箭如流星飞去,正射中老虎喉咙,直没入里内,只余箭梢。那老虎顿时无声的软了下来。那汉子将老虎一推,翻身而起,对着世民拜道:

"大恩人,请受本汗一拜。尔随本汗回去,要什么有什么?"

世民一惊,心想:难道自己无意之间竟救了突厥可汗?又细细端详之,与传说中的吉利可汗倒有几份相似。于是,乃下马行礼道:

"可是吉利可汗?"

那人哈哈大笑道:

"尔倒有几分见识。尔是何人?"

世民仰然答道:

"乃秦王李世民也。"

吉利可汗大喜,道:"原来是秦王李世民,怪不得有如此功夫。"

接着,走上前几步热烈的拥抱世民,继又退几步,拜倒在世民脚下,大声道:

"尔救本汗性命,按照规矩,本汗应仆从于尔,但本汗决不为仆,请秦王处置。"

原来突厥人长于广阔大草原,生性豪爽,恩怨分明,还有一条,就是如果一人救了另一人的性命,如果施救者不需要对的方什么,为报答救命之恩,被救者就得做施救者一段时间的奴仆,否则任由处置。世民曾在太原生活数年,清楚突厥人规矩。眼前吉利可汗当然不愿做人奴仆,所以请世民处置,以死保名节。于是,世民乃笑道:

"真的要本王处置?"

吉利可汗头仰,决绝道:

"请。"

世民一边思考如何处置最有利自己,一边随问道:

"堂堂大汗,为何独自一人至此?"

吉利答道:

"我大漠尚武,本汗每年必杀一猛虎,以威服各部落。"

世民伸手将其扶起,叹道:

"吾不能恩一己之私而使大漠太阳陨落啊!"

吉利可汗闻世民之言,感激流涕,道:

"尔有什么要求,请提出来,本汗必全力以赴。"

世民道:

"可汗十二岁,三人十刀,起于草原,百战百胜,横扫北方,雄霸大漠。本王十四岁,随父起兵,克中关,平陇西,收凉州,战武周,天下英雄,莫过尔我俩人矣。不如结为生死兄弟,如何?"

吉利可汗大喜,一边道:

"好好好。"

一边的拉着世民就对天猛拜几拜,发誓道:

"不望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世民也跟着道:

"不望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世民又道:

"今后兄弟有难,不相帮者,天打雷劈!"

吉利可汗也跟着道:

"今后兄弟有难,不相帮者,天打雷劈!"

于是,两人各自讲了生辰,原来吉利大世民两岁,应为兄。此时,吉利却道:

"尔救了本汗,尔应为兄。"

说着就扶起世民,跪下对着世民拜了几拜,才起来。世民道:

"弟为大漠盟主,兄统中原兵马,兄弟之间要互不侵犯,永不相争。"

吉利欣然同意,道:

"似雁门为界。"

世民心想:反正雁门以北在吉利手上。乃欣然同意。于是,两人击掌发誓:只要两人在位之日,决不相侵。

此时,两人均多时未进食,饥肠辘辘。吉利乃操起短剑,麻利的将那虎皮削了,割下一块块的虎肉放在雪地上,又生起了火,两人拿起虎肉放在火苗上烤了起来。一会儿,虎肉熟了,两人乃平分畅快的吃了起来。此时,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张亮跃马而至。吉利以为敌人,跳起欲战。世民笑道:

"自己人。"

吉利才放下武器,爽朗的请众人坐下,一起享受美餐。吉利才想起问世民何事至此。世民道:

"兄弟追击刘武周至此,不想未擒到刘武周,却救了兄弟。"

吉利恨恨道:

"刘武周无义。必杀之。"

世民奇道:

"刘武周不曾与兄弟结盟吗?"

吉利答道:

"是啊。但刚才从本汗身边经过,却视若无睹,见死不救。"

世民道:

"从哪里去了。且追之。"

吉利答道:

"其往北矣,逃不出本汗手心。数月必见结果,兄弟不必再追。"

于是,世民乃与吉利告辞,与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张亮南归。道上,世民对四将道:

"本王与吉利结拜之事,要烂在肚子里,不得告诉任何人。"

四将齐声应是。五人沿着来路匆匆南下。至傍晚,终于回到了雁门关。世民收拢四面出击追击溃敌的玄甲骑兵,命在雁门关过夜。次日,世民乃与众将率骑兵南下太原,此时,李仲文、刘德武均回太原,世民命两将率军收复各郡县。两将一面传檄,一面派兵进占,竟无一抵抗,仅十多天,就全部克复旧境。世民命人向朝廷报捷,并为将士请功。

南归太原之初,世民问寻被押至太原的李孝基情况,李仲文言刘武周欲收服李孝基,以示其天威,对安王先软语相劝,后又硬逼,以至用尽种种刑具,对其进行非人折磨。李孝基却始终不肯叛唐,最后被刘武周斩首,抛尸于野。世民闻孝基忠贞,不禁感叹道:

"真大唐忠臣也。"

乃亲往收拾遗骨,在太原之北建一座坟墓,又在墓边建一座小小的神庙,命名为安王庙,享受百姓香火。

很快,高祖圣旨到:命李仲文为太原总管,刘德威为阳泉总管,刘为用为晋州总管,其它各州各郡多用太原首义老兵,只介州任成飞为参军留守,其它有功将士亦有升赏,又促世民班师。于是,世民便与众将率玄甲骑兵押着数十名擒来的刘武周部将和妻妾宫女数百南归,数日至介州。

世民率众将入介州,寻相闻刘武周完败,心中丧气,也不敢加害世民。世民召众将,大宴文武,大赏将士,将刘武周妃子和宫女尽赏有功将士,命大宰牛羊,全军官兵共饮,一醉方休。

次日,乃按皇命留成飞守介州,任尉迟恭为秦王府统领,寻相为秦王府侍郎,率大军浩浩荡荡南归长安。大军至柏壁,世民想起韦紫露父母乃在柏壁小镇,乃令大军在柏壁小镇外扎营休息两天,亲率数十名亲兵,往迎接韦紫露,以随大军一同归长安。

一行慢慢的走,至下午才到达。早有亲兵先至报信,韦紫露差不多两个月不见世民,心中正挂念,闻世民来,大喜,忙出村口相迎,见世民骑着战马徐徐而来,整个人竟清瘦了许多,不禁心痛,走上前牵马。世民一跃下马,抱韦紫露亲了又亲,才牵着手儿,一边说着话儿,一边徐徐往回走。众亲兵识趣,纷纷落后。

回至院子,进入房内,将门一关,两人便紧紧拥抱,两双热烈饥渴的唇儿紧紧的吻在一起,舌儿交相深入敌阵,就展开了一阵搏杀。玩了好一会儿,两人才无力倒下。

次日一早,世民与韦紫露一道,率众人回柏壁。韦紫露入山以来,第一次出山,颇为兴奋,事事新鲜,骑在马上左顾右盼。在山路上走了约个把时辰,韦紫露忽"咦"的一声,道:

"段志玄?"

世民道:

"晋国公在军中。"

韦紫露道:

"此墓葬主人也为段志玄。"

世民走在前,回头看了一眼,感到那字十分熟悉,甚为惊异,乃调转马头,与韦紫露拍马近几步看个究竟。韦紫露认真看了看,读道:

"忘恩负义郎君段志玄?那有这样写墓碑的?亡妻黄丽丽立?死人还会葬夫?真天下奇闻也!"

世民一听韦紫露读出亡妻黄丽丽几个字,心中大悟,原来是段志玄所立,说不定那墓中之乃韦紫露情郎,世民也不点破,乃笑笑道:

"估此男曾对妻子做了一件大错事,后悔不已,特立此墓以鞭挞自己。"

韦紫露笑道:

"以后尔对不住妾,也要这样。"

世民伸手挠韦紫露痒痒,笑道:

"好好,什么时候本王也立个墓,写什么亡妻韦紫露立。"

韦紫露笑得花枝招展,上气不接下气道:

"妾还未死呢。"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上路去了。回营午饭后,世民乃与韦紫露一道,率侍女、下人及数十亲兵探娘家。韦老爷早得报,心想女儿果有福贵之命,不知什么时候竟嫁了大唐秦王,乃大喜。夫妻两早早就率人在门恭迎。

韦紫露出走年多,第一次风光的回娘家,自是又骄傲,又伤心,与母亲丝语不断。世民赏泰山大人数万两银。那韦老爷接过银票,喜得险些晕了过去。夫妻俩与父母吃了一顿饭,过了一夜,便匆匆告别父母回营去了。

大军进至绛州,扎营过夜,世民正与韦紫露在房中游戏,忽报寻相逃走,擒得的数十将被救走,介州降卒亦有部分逃走,世民也不以为意,只命一都尉率五千人马追击。

一会儿,又听外面吵嚷嚷的,原来屈突通、殷开山、刘政会、萧禹、候君集、宇文士及等将将尉迟恭绑了,正押进帐。世民忙起来,匆匆整理一下衣服,便出,问道:

"何事绑尉迟将军?"

屈突通答道:

"寻相逃走,尉迟恭迟早必反,其骁勇绝伦,由其逃走,必滋生无穷后患,不如趁早杀之,以绝祸根。请秦王下令斩首。"

世民亲上前将尉迟恭绑蝇解开,诚恳道:

"众将以为寻相叛去,尉迟将军必反么?却不知尉迟将军要反,必不比寻相迟。今尉迟将军尚在,显见尉迟将军无叛志也。"

说着,又入帐内拿出数斤黄金,赏与尉迟恭。尉迟恭不受,感激流涕拜道:

"秦王如此信任,我尉迟恭亦非草木,怎不知恩图报?今后,但有所用,必为秦王誓死效命。厚金实不敢受。"

世民扶尉迟恭起,道:

"将军果肯屈留,效命大唐,实乃本王之福也。金不妨收下。"

尉迟恭道:

"士为知己者死,不为金也。"

说罢,拜谢而退,众将亦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世民起床,韦紫露为其梳洗,吃罢早餐,世民兴之所致,乃提笔练字,韦紫露在一边为其细细的磨墨,忽北方来使拜见秦王,道:

"刘武周已就擒斩首。"

世民闻讯,大喜,厚赏来使,礼送而出,回来提笔,一挥而就,在纸上写下一首诗:

"疆场将士血,雪耻酬成王;百战驱胡虏,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骑回;但得天下安,岂惜抱紫露?"

韦紫露一看,以尾处明明是拿自己开玩笑,却混成一体,不着痕迹。不禁笑道:

"自古文人墨客,哪有这样作诗的?将自己妻妾贴出,任由后人品鉴?"

世民看了看,笑道:

"此正是本秦此时心境也。"

韦紫露急嗔道:

"不成,不成,妾将羞千百年矣。改过,改过!"

世民道:

"好,好。"

一边拿起笔,将后一句一涂,答道:

"这样不就成了。"

韦紫露一看,此诗少一句也相当完整,当下命人抄录下来不提。

话说回来,那刘武周身死为何这么快?原来,当天那刘武周逃脱世民追击,慌不择路的北逃,过山谷,见吉利搏虎,以为吉利必死无疑,心想:吉利死,大漠必乱,此乃东山再起之机。于是,乃不救吉利,独自逃去,十多天后,见世民不再向北进攻,才悄悄还朔州,欲东山再起。

那吉利也是厉害角色,办事很有预见。初,刘武周留苑君璋留守朔州,率主力南下开疆拓土,吉利虽然相助,却怕刘武周强大后学李渊一般,不但不进贡,反而可能是突厥潜在威协。于是,待刘武周南下,乃暗暗培植留守朔州的苑君璋。苑君璋借突厥之威,排挤剪除亲刘武周势力,迅速培植一支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刘武周逃回朔州之时,那苑君璋早得吉利命令:刺杀刘武周。

但那苑君璋也是老谋深算之人,不想因吉利而犯杀主负义之罪,影响自己威信,心中自另有打算。闻刘武周回,乃亲自出迎。刘武周一见苑君璋,如见亲人知己,执着苑君璋之手,流泪道:

"悔当初不听公言,竟至如此。"

苑君璋道:

"朔州还在,主上可重聚旧部,招纳新生,东山再起。"

于是,乃引刘武周入宫殿,设宴与刘武周饮酒压惊,却暗地里偷偷下迷魂药,将刘武周迷倒,命亲信部下将刘武周绑了,封住其嘴。又以刘武周名义写一封圣旨,盖上玉玺,传送各县。那圣旨道:天兴新败,汲汲可危,只有结突厥,联强手,才可稳朔州,安天下。特升苑君璋为太尉兼宰相,总揽政事,统率天下兵马,即日陪君一道北上,与突厥约盟。各县府官,务必克尽职守,守土保疆。

次日,天未亮,苑君璋就悄悄押着刘武周北上,至阴山,交与吉利。吉利对刘武周道:

"本汗待尔不薄,尔却见本汗危而不救,以至报应如此之快。"

< p>刘武周知苑君璋勾结突厥,向自己下毒手,自己知必死无疑,也不多言。吉利乃命人推出腰斩,继命苑君璋为朔州大行台尚书令,统领原刘武周部属,治理雁门以北十多郡县。自始,雁门以北,不再归唐,李渊屡屡派兵进剿,均因苑君璋与突厥相呼应,不克,直至两年后,吉利背言,世民亲征,才归降大唐。

却说世民率军回长安,高祖照例亲率文武百官出京师北门迎接入朝,世民呈上将士功勋册,李渊看罢,大赏有功将士,晋封世民十二武卫大将军,山西大行台尚书令。世民固辞山西大行台尚书令,高祖知世民之意,也不勉强,改任齐王元吉为山西大行台尚书令。于是,又设宴为战将庆功。席间高祖道:

"大唐内有建成,外有世民,天下安定,不日可实现矣。今华夏各地,纷纷前来归附,唯洛阳王世充,山东窦建德,自持勇武,其可比吾儿秦王否?尤其那窦建德,竟不记血亲,屡与寡人争锋,占大唐地,虏吾皇妹,今由世民率军,往击之。"

建成听高祖言,连连向裴寂使眼色,裴寂会意,道:

"窦建德远在山东,孤军深入,中间隔着王世充,怕不便后援。且李家与窦家又是姻亲,大唐唯一外戚,不可轻言战事。请派一使,往约盟交好,想必放还同安公主。"

于是,高祖乃许之,一场新的战争和无情杀戮,竟因太子妒忌而烟消云散。

世民回府,众将均问世民为何坚辞山西大行台尚书令之职。世民笑而不答。众将颇急。长孙无忌道:

"山西之地,总管以下,全是高祖旧部,虽任此职亦用武之地,且高祖任世民为山西大行台尚书令,非真意也。倒不如辞之,以敛锐气,使太子安心也。"

于是,众将不再言。当天,世民乃召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将当日北追刘武周巧遇吉利之事详告之。长孙无忌道:

"此后,与太子争锋又多一强援矣。"

众人散去,世民猛想起韦紫露还有城外军营之中,于是,往告长孙雪霞,命人接回王府,不在话下。(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超级系统危险关系无限恐怖宿主天才小毒妃逆天邪神庆余年绝世武魂武映三千道
相关推荐:
大秦之小兵传奇2助龙升天执掌天命命运道君三国第一剑斩毒绝品天骄穿灵风范烈霸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