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十三章

大明胡杨台知府王玉杰看着貌如美妇,似笑非笑的杜公公,竟一时语塞。

杜公公送来了皇帝的圣旨。

崇祯严词驳回了拨饷增兵的请求,且严令王玉杰整饬兵马,加强防守,不得有误。

语气严厉,措辞强硬,毫无变通回旋之余地。

要兵要饷,趁机扩充壮大势力的想法,被皇帝的一道圣旨无情地击碎了。

现在该如何应对这复杂异常的局势呢?

王玉杰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大明东厂杜公公优雅地茗了一口茶,似笑非笑地看着胡杨台知府,如同老猫看着无路可逃困于死地的老鼠。

通过东厂千户千面佛马金海的密报,他对王玉杰的行为已有所掌握。

如今,东厂又在王玉杰身边安插了一枚更有力道的钉子,看他还能翻起多大的浪头?

知府衙门温师爷正襟危坐,面色轻松,不时看着沉思中的知府大人,又不时与杜公公不经意地交流眼神,从始至今,没有过几句话。

龙潭谷,杜公公交给他的黑布袋里,装着一枚沉甸甸的和田玉大印,还有一首父亲临死之前用献血写成的绝别诗。

闻天知,这位用生命和鲜血忠于大明泰昌帝的吏部给事中,留给儿子的只有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从龙潭谷回来的那一夜,温师爷面对闪光的官府大印和紫黑色的血泪诗,泪满衣襟,思前想后,整夜没有合眼。

好长时间,三个各怀心事的男人都没有话。

黄色圣旨高悬知府大堂,发出刺眼的明光。

室内气氛显得凝重而压抑。

杜公公首先打破了这沉寂的局面,尖细的嗓音令王玉杰很不舒服,但又不能不洗耳恭听。

“王大人,皇上让我问你,最近流民状态如何?”

“奉皇上圣旨,我已派薛大鹏率兵剿杀了郭庄叛民,没留一个活口。”

“皇上对此大加赞赏,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表彰了好几次。”

王玉杰内心清楚,这是杜公公信口雌黄,瞬时编造的,可千万不能揭穿,只好抱拳,勉强一笑,道:“多谢皇上,多谢杜公公。”

温师爷插话:“杜公公不远千里,冒着大风大雪,来胡杨台,令我等感激不尽。”

“不必客气,为皇上效力,是你我的职责。”

三人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少顷,王玉杰试探着问道:“漠南蒙古林丹汗残部苏和巴特尔,纠集了几千亡命之徒,不断骚扰胡杨台地区,不知皇上有何应对之策?”

温师爷:“这苏和巴特尔力大无穷,凶狠如狼,要想剿灭这帮匪徒,只靠胡杨台的兵力,不太容易。”

杜公公听出了两人话中暗含的玄机,微微一笑。

要不要告诉他们,崇祯皇帝和首辅陈演的决策呢?

思索立刻,杜公公决定告诉他们。

朝廷的决策,圣旨已经发出,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于是,杜公公压低嗓音,神秘地:“对此,崇祯爷已经做出了周密安排。”

王玉杰温师爷立时警觉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地听。

“首辅陈演陈大人已经向皇上提议,让陕西榆林总兵姜让出兵剿灭蒙古残部。皇上听从了陈大人的话,已经向姜总兵发出圣旨。”

闻听此言,王玉杰心中一惊。

如果榆林总兵姜让出兵剿灭了漠南蒙古苏和巴特尔之后,再重兵驻扎于胡杨台边境,那自己想独立称王一事就更复杂难办了。

温师爷闻言也大吃一惊。

尽管自己现在脚踩两只船,在两颗鸡蛋上跳舞,可到底死心塌地站在哪一方,并没有完全决定下来。

先报杀父之仇,后建功名之业,是他离开河北苍岩山福庆寺之后立下的誓言。

大明也好,大清也罢,哪一家能让他实现这两个心愿,他就以命效忠于哪一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他不想做父亲闻天知那样迂腐不堪不识大局的人。

注视着王玉杰温师爷瞬间即变的脸色,杜公公心中得意极了。

大明首辅陈演这一招敲山震虎玩得十分高明老道。

到底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不愧是大明王朝的首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狠招辣招毒招,招招见血封喉,招招置人于死地。

杜公公心中叹服至极。

胡杨台知府大堂又一次陷入了沉闷之中。

王玉杰忽然笑了,大声:“皇上的确英明,姜总兵身经百战,率虎狼之师,征剿漠南蒙古残部,如狂风卷残云,苏和巴特尔的末日快到了。”

温师爷紧随其后,:“皇上运筹帷幄之中,姜总兵决胜千里之外,我大明江山固如金汤。”

杜公公心想,闻理君温师爷此话,我相信,因为他有所企图。可王玉杰如此话,就是百分之百的应酬恭维了。

龙潭谷,杜公公交给闻理君温师爷的黑色布袋里,装着一颗未来大明胡杨台知府的和田玉大印。

杜公公也笑道:“好,二位能够紧密配合姜总兵,共同剿杀蒙古残部,正是皇上所希望的。到时候,朝廷肯定会大大奖赏两位的。”

三个人同时大笑起来。

顿时,胡杨台知府大堂里又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当恭恭敬敬送走大明使者杜公公以后,王玉杰独自一人在书房里来回走动,显得沉烦郁闷焦躁不安。

他根本没有料到首辅陈演会给皇上出这么个馊主意,崇祯居然采纳了。

正是这个馊主意,完全击碎了他和白长庚雪夜精心策划一宿的养寇自重之策。

陈演啊陈演,看不出你还有如此高明的手段,以前真是看你了。

此时,大明胡杨台知府王玉杰想起了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亲率大军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阻挡魏军。

大军尽去,诸葛亮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

一日,忽接探马飞报,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正望西城蜂拥而来。

西城县乃弹丸之地,地势开阔,易守难攻。

这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驻城的五千兵马也已分出一半运粮去了。众官听罢尽皆失色,只有诸葛亮镇定自若,当即下令将旌旗藏匿起来,城门四开,每门分派二十军校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其余士兵不得妄出,不得擅自高声喊叫。

一切准备就绪,孔明引二童携琴登上高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镇定自如,好一副闲情惬意!?

却司马懿引兵来到,远望孔明端坐城楼,笑容可掬,旁若无人,大感不解。整个城池寂静一片,就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

看此情此景,若换了旁人,大可无所顾虑,大手大脚地引兵,浩浩荡荡杀入城中。不定诸葛孔明早已授首就擒。

可偏偏是司马懿,生性多疑,不由分便下令退兵。

诸葛亮遥望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骇然,问其原因。

孔明这才道出缘由:“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今见此规模,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很多人看了这则故事,都认为诸葛亮多谋司马懿少智,感叹司马懿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这则故事并非如此浅薄鄙陋,而是包涵着司马懿深谋远虑的卓绝智慧。

司马懿非常清楚,如果这一战就消灭了诸葛亮,那么,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呢?

美酒鲜花封侯进爵还是大牢刑场祸诛九族?

大汉王朝初年,功高盖世的淮阴侯韩信,惨死于长安未央宫,临死之前过的十八个字,字字如万钧雷霆,时时警响于司马懿耳边。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司马懿可不想落得淮阴侯韩信那样的悲惨下场。

这个三国时期最黑厚最阴狠的刀笔吏,巧妙借助敌手诸葛亮,不露声色地玩了一招养寇自重之计,不但骗过了当时所有的人,而且还欺骗了后来的历史。

想到这儿,王玉杰不由得长叹一声,充满了对司马懿的无限尊敬佩服之情。

“还是司马懿计高谋深,道行深厚,从曹操时期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刀笔吏,最后三国归晋,成了大晋王朝的实际奠基者晋宣帝。人杰呀人杰。”

面对眼前如此复杂凶险的时局,自己该如何做为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大明胡杨台知府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夫人丁茹娟已被送回镇虏堡她父亲那儿了,温师爷不值得信任,薛大鹏虽有治军之才,但政治智慧远远不足,不宜与他商量。

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

王玉杰只能自己靠自己了。

王玉杰一边思索,一边挥毫写下了后人称赞司马懿的一首诗。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写完,细读数遍,再回想司马懿擒孟达战辽东的用兵之道,忽有所悟,不仅长出一口气,扬天大笑起来。

笑声未落地,管家来报,有一个自称是知府故交老友的人来访。

王玉杰心中一惊,瞬间脑海里出现了许许多多故交老友的面孔。

到底是谁呢?

他吩咐管家,把客人请进书房。

一个四十来岁,颇有读书人儒雅之气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王玉杰顿时迷惑了。

他根本未见过此人,此人为何要称是自己的故交老友呢?

待管家出去后,来人深施一礼,大大方方地笑着:“冒昧打扰王大人,恳请大人多多包涵。”

王玉杰也笑着:“哪里哪里,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坐请坐。”

来人不等询问,自报家门,道:“王大人,我乃大西王朝使者张宗元也”

王玉杰一时怔住了,紧紧盯着张宗元。

“大人不必紧张。请先看我家老万岁写给大人的秘信。”

张宗元恭恭敬敬地把一封信递过来。

王玉杰没有立即接信,而是冷哼一声,目露凶光,严厉地问道;“你不怕我把你抓起来,交给朝廷?”

张宗元轻轻一笑,不慌不忙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就是让王大人抓我,王大人也不会抓的。”

“何出此言?”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王玉杰冷声道:“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请王大人先看此信,如何?”

王玉杰沉吟片刻,这才接过大西皇帝张献忠的秘信,认真阅读起来。

张宗元喝着茶,不时注视着眼前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大西朝,他曾经听张献忠孙可望起过此人。

潼关南原大战之前,正是此人在关键时刻反水,叛变了欲重新杀回家乡陕西的李自成,向当时大明三边总督洪承畴提供了李自成详细的兵力部署,使李自成遭到明军重兵剿杀,招来灭之灾,导致全军覆灭,仅剩十八骑,狼狈不堪地逃至商洛山中。

后来,此人投到洪承畴门下,屡立战功,颇得洪承畴赏识,被其保举为大明胡杨台知府,竟成为一方土皇帝。

来胡杨台之后,豹子胆吴廷玉又详详细细地介绍了王玉杰,使张宗元对此人有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

此人极为不简单,极有可能成为与张献忠李自成一般恶霸一方的枭雄。

走进胡杨台知府衙门的那一刻,张宗元就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如果没有张献忠攻克大明襄阳城,他这个襄阳王府的吏早就死了,哪儿来的今日威风呢?

狐假虎威,示威于形,利而诱之,制敌而不制于敌。

王玉杰终于看完了秘信,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张宗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稍纵即逝的变化,彻底放下了高悬着的一颗心。

“张大人,你家老万岁真有此意?”

“王大人,我家老万岁可不是卸磨杀驴的李自成,你也不会做第二个曹操罗汝才。”

王玉杰拿着秘信,来回走动。

张宗元看得出来,他内心进行着激烈地斗争。

王玉杰是在八年前的荥阳大会上,认识号称八大王的张献忠的。

165年即大明崇祯八年,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军在河南召开荥阳大会。

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得到大家的赞同。

会后,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打大明南直隶凤阳。

这凤阳乃大明中都,朱氏皇族大兴之地,政治地位很高,且为历史名城。

有诗曰,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供宸极。

作为东路军先锋的张献忠部队,在大雾弥漫的清晨包围了凤阳城。

不到半天工夫,就全歼了守卫凤阳的两万官军,击毙守将朱国正等人,俘获了凤阳知府颜容暄,并当着百姓的面,历数他的罪行后,处以死刑。

张献忠把胜利品和府库里的粮食,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又叫四乡百姓,砍光大明皇陵周围的几十万株松柏,破坏焚毁了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然后掘了朱氏皇族的祖坟,杀了宦官六十多人,同时,将凤阳富户杀的一干二净。

此举震惊大明天下。

崇祯帝得知消息后,立即穿上丧服,跑到太庙,跪在祖宗的牌位之下放声大哭,并下令朝廷官员素衣素食办理公务,表示哀悼。

随后,崇祯对有关朝廷官员做出了严厉惩罚。

撤了兵部尚书的职,砍了凤阳巡抚和巡按御史的头,又把早已革职闲住的五省督师拉出来定了死罪。

张献忠屠城凤阳,私自占有大量金银财宝,引起了高迎祥的强烈不满。

李自成当面痛斥张献忠,两军几欲火拼。

至此,张献忠乃分军东走,独立作战。

从那以后,王玉杰再也没有见过这位黄虎。

现在,已为大西王朝皇帝的张献忠派使者来胡杨台找他,该如何办理呢?

半个时辰过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

室内静得可怕。

最后,王玉杰:“让我考虑考虑,如何?”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张宗元轻松一笑道:“事关重大,王大人多多考虑是应该的。”

就在两人相视一笑之时,管家和一个随从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王玉杰不悦地斥责道;“何事如此惊慌?”

随从结结巴巴地:“老爷,夫人······在回来的······路上,被人······绑······绑架了。”

王玉杰腾地站起来,大西皇帝的秘信飘落在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遮天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宿主武映三千道天才小毒妃危险关系无限恐怖超级系统武炼巅峰庆余年
相关推荐:
赫梯血祭石猴陆长生异界之裁决剑神隋蚁尸兄尸妹末世之三分钟英雄恨天经赵云现世录狩猎龙王清风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