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四章亦舍亦得,感受人生(4)

7.让自己成为赢家

187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清末民初,帝国的衰亡,极权的崩溃,从政治到社会,从生活到心态,从思想到学术,都显现出一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又互渗互动的状态。梁启超半个世纪中的所有追求与惶惑,困境与出路,误解与洞见,皆因时代而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概述: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己。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重新打量梁氏家族诸人的命途,可以明显地看到时代的印记:

0世纪0年代,东城北总布胡同号是北平知识界有名的文化沙龙,梁家第二代梁思成和林徽因是这个沙龙的核心;抗战爆发后,梁家兄弟姐妹开始了8年的各自漂泊,最艰辛的日子里,他们也对中国保持着纯洁的信念,对于工作保持着最高的热情;新中国成立,梁思懿、梁思礼从海外回到祖国,同船的一些人选择了台湾;195年,北京古建筑岌岌可危,林徽因对高层领导说:“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文革”时期,梁思成、梁思顺、梁思达和梁思庄都受到巨大冲击;梁家第三代梁从诫毕业于北大历史系,1994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每年他都要在两会上发表有关环保的激烈言论……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有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的投影,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家族与个体的泪与笑。

重新回溯梁启超和梁氏家族的兴衰起伏,不难发现在每个时代,梁启超家族都很积极地参与进了时代变革中。大军压境时,不曾逃避“匹夫”的重任;社会动荡时,不曾因个人得失而放弃对真理和梦想的追求;遭遇怀疑时,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一路都坚持着自己所追求的理想道路。所以,我们在这个家谱上看到了很多载录历史的名字,这其中的每一个,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卓有建树,是后人模仿的对象。

而当他们自己回望自己的一生时,同样为自己的倔强坚持感到值得和骄傲。

在安哲罗普洛斯执导的影片《永恒的一天》中,讲述了逝、腐,以及逝和腐中的生命的甜美。也许,全部的艺术,所有人的精彩人生讲述的都是同样的主题:永恒伫立于消逝之中,爱与时间的抗衡。那些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就是那个倔强的孩子,如同《极地恋人》中孩童时代的Otto,他们不甘向时间低头。他们以各自的创造对抗时间,他们折下无数的纸飞机,从生活狭小肮脏的窗口向外放飞,上面仅写着一句话:时间一成不变。荷马、普鲁斯特、赫拉巴尔,每一个了不起的名字,都写下了这句话。他们消失了,腐败了,但他们是英雄。

近年来,随着层出不穷的新事件、新现象的发生,人们发现年轻一代对于四书五经、百家思想知之甚少,年轻人口中更多念的是周杰伦的名字,这让教育学家和家长们颇为心焦,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开了国学专业,伴随着易中天和于丹两位专家学者在百家讲坛的走红,社会上掀起了国学热。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阅读历史、阅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人类文明中的智慧,多多吸收其中的养料。这也是经典之所以历经千百年之后仍被尊为经典的意义和原因。经典因为岁月悠长而历久弥香。

希望我们也成为这般倔强的孩子,拒绝向时间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人文的事件认输或妥协。因为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逝去,爱不会结束。那些努力付出会从时光的指缝间漏出,时间捉不住它们。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当然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天时、地利、人和可以取得像梁氏家族人物那样的成就,成为历史丰碑式的人物,但是我们可以从梁氏家族的百年辉煌中学到在时代以及个人前途中选择并坚持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看看甲壳虫的生存方法:它们勤劳——每天早早地“起床”;它们坚韧——长时间站立着一动不动;它们具有生存的智慧——用背面光滑的甲壳对着晨风吹来的方向,所以,在干旱的沙漠里,它们采集到了生命的甘露。

如果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曾有过的某些瑕疵而懊恼、悔恨,心如明镜,让自己活之安然,去之坦然,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对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来说,得到不是目的,乐趣才是目标。发明家爱迪生就曾说道:“我这辈子没工作过一天,每天都游戏玩耍,快乐无比!”如果你懂得“知足”,那你就是生活中真正的“赢家”。很多人生情境是囿于我们的不满足,所以,我们极力争取,越是要得多,反而越觉得不够,本来拥有更多的,因为贪心反而变得太少。

当我们也努力让自己也拥有甲壳虫般的勤劳、坚韧的品质和智慧的头脑时,还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创造呢?

8.清空心灵

在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他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天天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地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刻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刻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这个记载推算,他活了17岁。

据说老和尚在世时,有一位将军在这个小城扎营,突然有一天他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帚,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对着他唱了一首歌: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有人说这是传说,也有人说这是真事,有无此事并不重要。但这个故事能使人彻悟打扫心地的要义:心明清净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和升华。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要清理一番家里的物品,有保存价值的留下,把估计意义不大的卖掉,甚至干脆扔进垃圾桶。这种清理让人感到无比快乐,每做一次,就有一种又丢掉了一个包袱的感觉,那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生活的压抑感也会一扫而空。

人的心灵其实也像一个家,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管你名气有多大,职位有多高,也不管你拥有多少金银财宝,你都无法突破这种限定。而人生一世,难免有挫折、失败、不幸,难免有烦恼、寂寞、孤独,这些东西就像旧书报和废手稿一样,它们于你的人生毫无用处,却侵占了你大量的生命空间,如果不及时清理掉,它们就会慢慢地膨胀,让你的心灵变成一个垃圾坑。

清空心灵,就是要清空世俗生活积存的枯枝败叶;清空心灵,就是要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清空心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独立。

清空了心灵,我们也就有了让生命一次次远行的条件。

当我们回首往事,不因曾有过的某些瑕疵而懊恼、悔恨,心如明镜,让自己活之安然,去之坦然,也就处在人生的最高境界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武映三千道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庆余年超级系统宿主绝世武魂武炼巅峰天才小毒妃遮天
相关推荐:
霸剑凌神烽火盛唐电视门说漂亮话 办漂亮事 做漂亮人 大全集磁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绝色总裁是我老婆人生要经得起折磨人生要敢于奋斗爱妃,我们一起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