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十六回 义女舍身成千古 功勋卓着非传人

却说池红梅下蛊毒世民,想不到相处下来,时时得世民关爱,两情相悦,情素深厚。此时,池红梅深知世民大限已到,乃暗下决心与其死在一起,心里不舍父母,乃悄悄的回,到得院子外,正要开口叫门,却见大门并未关严,便轻轻的推门进去,却听得父母悄悄说话之声,心中大奇。于是,悄悄的走近,却分明听得男声道:

"估计李世民身死就在这两天了。我们快撤。"

忽女声传来:

"那小妮子呢,还带不带回?"

却听得男声道:

"李明之女,本收养着备用,现大事毕,还要她干什么?"

那女道:

"十多年,总不舍得。"

男的道:

"日后其知真相,怕反为所害?到时后悔来不及。早早准备,明天得走。"

屋内乃不言。池红梅听得此言,心如刀割,泪不禁涌出。怕被发现,只强忍伤痛轻轻的退出。

多年来,只曾奶娘悄悄言:自己姓李,父母实乃仇人。自以为奶娘恨父母寡恩薄义,故意挑事,并不放在心里,今亲耳听父母讲出,不得不信。此时,心中有恨,却恨不起养育自己十多年的父母,想到与世民无怨无仇,自己竟无端的将其毒死,心中惭愧不已,但想到将自己将与爱人共死,内心深处也多了一丝丝安慰。

默默回到秦府,直往世民房中,见世民面容枯萎,昏迷不知事,气息渐少,哪里有一丝往日的英雄气慨?不禁伤心,暗暗叹惜。又见长孙雪霞、孙珍儿、萧文琴和儿女们在床边哭成泪人,唐王、世子及众将在一边默默的伤心,心有所动。

池红梅本想:自己被人利用,害死爱人,陪葬便是,世民到地下也不孤单,但却未想到无端的连累这么多人,这些人平时都待自己不错啊。想到此处,心中百感交集。自个儿想了一会儿,便恨下心来,决心舍身救世民。乃将泪拭去,冷静对众人道:

"世民之病,全因妾而起,今只妾能治世民病,但不能有任何人打扰,请各位出去暂避。"

众人不信,但又没有它法,只得出去。池红梅将门关上反锁,深情的看着那不省人事的世民,又伏下身子,吻了吻那张消瘦的脸庞,忽然从袖中抽出短剑,那世民枕边的汗巾咬在嘴中,将短剑对准自己左心胸,狠狠一刀插下,出力一剐,竟将自己开了胸,也不顾鲜血直流,另一手伸入,抓住那正在跳着的心,用力一拉,竟摘了下来,欲将心伸到世民嘴上,整个人竟跌倒下地。不禁"哎呀!"的大呼一声。

李渊在门外听得异声,大急,撞门而入,却见池红梅倒在地下,右手抓着一个正在跳动着的心。池红梅见李渊入,用尽最后一丝力,竭力提声道:

"快将心内之血挤与世民吃。"

说着便气断了。唐王爱子心切,即拿过那鲜生的心,放在世民嘴边,一手将世民口拱开,另一手略一用力,一滴滴鲜血便从那人心流出,滴入世民口中。不一会,世民张开眼睛,气息竟渐渐旺起来,顿时病似好了许多。

众人松了一口气。唐王回过头来,见红梅早已断气,当即令人抬出。众将见池红梅舍身救夫,不禁又敬佩又可惜,感叹不已。

唐王令厚葬池红梅,欲厚赏其亲属,却听得正在渐渐好转的世民道出其流落长安,双亲俱亡之悲惨身世,不禁叹道:

"唉!好人总是得不到好报!"

唐王深感其大义,入宫请旨立其为忠烈夫人,葬于长安城南,立一庙宇,以香火敬之。于是,每每清明,颇多青年女子往拜,求除病和良配,听说还颇灵验的。

世民得池红梅舍身相救之事顿时广为传颂。建成府中冯立闻之,自以为除去世民机会来了,于是,乃背着建成,悄悄与冯飒、王皓悄悄商议除世民之法。冯飒劝上一计,得冯立、王皓连赞妙计。

于是,冯立乃往与之交厚的胡太医家中。礼毕,胡太医引冯立往书房。两人饮茶,又相互客套了一会儿,冯立便悄悄对胡太医道:

"将来天下必唐王,建成以长子将继天下。先生欲封王,可及早效命于世子。"

胡太医以为天跌陷饼,大喜,道:

"得拜于世子门下,必舍命报效。请冯将军引见。"

冯立道:

"不可往见。吾受世子之托,与尔饮血为盟。"

于是,胡太医乃亲拿来一碗水,两人滴血,共饮之,订誓盟。冯立道:

"今世子有令,命胡先生以太医之名,贡此经渗毒的千年人参给世民,世民必煮食而死,他人以为病发也。即有疑亦疑恭帝。"

胡太医面有难色,道:

"吾命休矣。"

冯立厉声道:

"不从世子,必应誓语。"

那胡太医哭丧着脸,不敢言。冯立安慰道:

"尔送到即往城南十里外,吾安排一秘密处所,待世子继大统再回,既无风险,又白得富贵。"

于是,胡太医乃答应,将冯立带来的千年人参送往世民府中。长孙雪霞也不疑,令人将其煮之,欲喂世民。此时,萧文琴忽忽而入,急道:

"且慢。"

于是,乃取出银针,往汤中探。转眼间,银针变黑。长孙雪霞见之,吓得呆呆而立,面色大变,颤声问道:

"妹妹如何得知此参有毒?"

萧文琴答道:

"千年人参珍贵非常,宫中少见,更不是太医可动用之物。吾怕有玄机,故试之。"

世民长吁口气道:

"多谢文琴了!吾又闯了一回鬼门关。"

萧文琴却道:

"杨莹亦觉有异,提醒于妾。"

世民顿时明白有人暗害自己,乃令杜如晦报唐王。唐王令人擒胡太医,却发现胡太医一家在城南门外被人全部杀死了,顿时线索断,从此成了无头公案。

建成知冯立与胡太医多有来往,疑之,乃召集王圭、冯立、冯飒和王皓,道:

"世民被人暗中下毒,幸无恙,此等下作如得手,必乱吾大计。后如有人再敢下毒暗害,必先除之。"

冯立知建成疑,乃不再敢行黑手。

却说忠烈夫人舍身救世民之事传开,军中众将得知世民病,纷纷前来探望。起初,长孙雪霞见世民虚弱,均命下人挡在府外劝回,府外来一批回一批,一些见不着还不肯回,在府外游荡,期望有机会一见。长孙雪霞入世民房中,对世民道:

"将士闻二郎病,多来看望,吾命人于府外挡之,却持续有来。请下令命将士勿再来,以免滋扰。"

世民废力的道:

"将士爱我之心,不可拒,来且接之入见。吾写书信一封,令带回军营,以慰将士。"

于是,世民乃在长孙雪霞、杨莹的扶持之下坐在床沿边,萧文琴拿来文房四宝,可儿、刑儿将桌子抬近,萍儿拿来一件外衣披在世民身上,便拿过墨合,将盖子倒放,接住可儿倒上的一点点水,拿过一条石墨,细细的研磨起来。世民欲站起来,放松放松再写,却无力,乃叹道:

"唉!铁打的汉子也不禁疾病折磨啊!吾之病,若非红梅舍命,早去矣。"

众女听世民提起,亦颇为慨叹。杨莹拿起毛笔,道:

"尔讲,我写。"

于是,世民喘口气,略一思索,乃念道:

"吾患绝症,天降神女,舍命相救,此天欲扶吾矣!今渐渐见好,众将勿以我为念,且专注训练,不日,吾将重出江湖,与诸君飞驰沙场,决战千里。"

杨莹龙飞凤舞,一气呵成,世民一看,那字迹十足如自己亲笔所写,乃笑道:

"姐姐文等功底真好,连字迹也竟与吾一模一样,真出奇了。"

杨莹忽然的点害羞,答道:

"尔字写得俊美,往日无事,就拿来对着练练。"

于是,长孙雪霞乃请府外将士入。世民抬头看,却是史特来率着数十名将校到。史特来见世民虚弱,不禁泪下,一声"秦公安好!"便一齐拜倒在地。世民见大家伤感,亦不禁道:

"吾得绝症,机要与众位永别了,幸天不收我。不过,大难之后必在大福,诸位且放心。"

众将均齐声应是,站起来走到世民面前。世民拿起写好的书信,交与史特来,道:

"吾病不日将愈,请传于军中兄弟,不必再来。"

史特来接过书信,再拜而出,回到军中,令人抄传于各营。于是,将士乃不再往。忽军中有传言:世民乃天帝下派,今得病,亦神仙救,将来必真主也。

两月有余,世民身体渐渐恢复,期间,唐王政务多建成处理,每在刺手问题,王圭出谋,每每迎刃而解,唐王颇为满意。尤其对如何使百姓都有其田之事,李渊曾大伤脑筋,曾令建成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建成承办此事,与王圭等人废寝忘食的谋划,十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如此:朝廷重新丈量土地,每人不得拥有超出00亩良田,超出之良田一律由朝廷收购,分十年逐年支付资金;全面清点无主田地、无契田地,由朝廷掌握;将收购的和无主无契的田地以较低的租金出租给游民耕种;由朝廷提供粮食,资助无业游民到地广人稀之野开荒;开荒出田地,百分之三十归开荒者耕种,百分之七十归朝廷,归朝廷部分主要用于奖励有功将士和安置烈士家属。力争五年之内实现居者有其田。此方法,既有效安置了百姓,稳定社会,又大量增加朝廷收入。

李渊得此方案,大喜,对建成道:

"尔治世之才,远胜于我。"

从此,对建成更加信任,每每大事,必与建成商议。

建成闻世民病,将士无不关心,又听得:世民乃天帝下派,将来必真主等等之传言,怕世民拥兵自重,成为将来挡路者,心中大忧,苦苦思索应对之策,却又不得,十分苦闷。王圭见建成苦闷,问道:

"世子为何闷闷不乐?"

建成道:

"吾虽得唐王信任,但世民拥兵自重,将来必挡吾继承,如何?"

王圭道:

"其所以强,将士相知也。只要得一法,达到兵不常将,将无常兵,必大大削弱其势也。"

建成以为然,乃与王圭相谋,力求改变当前募兵制度,以达到最大限度削弱世民的目的。一日,李渊召集建成议事。建成道:

"各方动乱,朝廷用兵颇多,而军中士卒来源复杂,将校各拉山头,不好控制,且多老弱之士,超期服役,得不到及时更替,影响战斗力。得研究一法切底改变之,一来可防外派大将拥兵自重,二来可实现兵源不竭。"

李渊喜道:

"此乃吾常虑也。隋之所以败,原因之一也是各将拥兵自重,各行其是。尔好好为孤谋划之。"

建成得令,大喜,乃回与王圭谋。数日,建成与王圭制订了全新的募兵制度和调将制度,交与唐王。唐王细读,却见内容主要为实施两制,即:府兵制和战时调将制。所谓府兵制,即所有十八至四十岁男丁必须入兵籍,农时务农,闲时训练,每年必服兵役三个月,超三个月服役的,免地租免税作为补偿,参战期间量功行赏。另设训练教官,专门负责士兵训练事务,教官无权调动士兵。所谓战时调将制,即朝廷武将非战时不再有固定军队,必须安时上朝,战时临时点将调用。所有安排到地方的武将不兼任地方行政长官,不得干涉地方事务,非战时不得参与士兵管理,战时待命率兵参战。

李渊感到此法既全面解决了兵源问题,又彻底解除战将拥兵自重问题,实治国治军之精要,心中对建成治理国家之才能又添多了几分信心。但同时,又深深感到,如果现在立即全面执行,久之,恐怕连自己之权也被削弱,于是,思索了一会儿,乃与幕僚商议,决定一方面继续保留现有军队,另一方面在各地逐渐推行府兵制。战时调将制暂时不执行,待将来取代恭帝,全国平定,再全面实施。

于是,建成又针对府兵制进行了一些补充:一年内未服役或报役不够三个月的,另外缴交一定布匹或粮食。

建成协唐王事务,政声日隆,在唐王府中和朝廷中渐渐形成一批支持者,尤其颇得陈叔达、封德彝、李纲、龙盛等一批贵族重臣和幕僚支持。

经过数月的休养,世民身体全面恢复。长孙雪霞、孙珍儿和萧文琴长舒了一口气,众将亦相庆。

转眼到了第二年五月,唐王计划如约李密之约,派兵东进。于时,乃入朝奏恭帝道:

"今洛阳杨侗兵弱,周边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各路反王跃跃欲动,吾拟派得力大将率兵东往,协洛阳清剿反王,安定天下。"

恭帝准奏。于是,唐王回欲派世民出征,晚上与陈妃、尹妃、张妃共饮,言及此事。当晚,尹妃密报建成,建成与王圭商议。王圭乃对建成道:

"世子文治之能,深得唐王心,但乱世之中,战功亦非要不可。"

建成道:

"吾不善战略,且战将少。"

王圭道:

"可请与世民一道出征,唐王口虽不说,内心亦深忌世民一支独大,必令尔为主将。其时,我为正,其为副,其之功亦我之功也。况且,吾亦有冯立、冯飒、王皓、何常等猛将可用,东进也可待机收拢一批武将,逐渐扶植地方势力。"

建成以为然,乃往唐王府,请与世民一道出征。唐王许之,于是,唐王乃命建成为元帅,主全面,世民为副帅,主战事,冯立、冯飒、王皓、何常、刘文静、刘玄基、段志玄、殷开山、候君集、屈突通、萧禹、刘政会、史特来等战将随军候用。

于是,建成、世民乃率二十万大军,打着协洛阳,剿反王旗号,东出潼关,浩浩荡荡东进。杜如晦率侦探部队随军,早派出大批探子前东探敌情。

洛阳留守越王杨侗和郑国公王世充得探子报长军来袭,两人均深知,李渊名为协助洛阳剿各路反王,实则先除自己,进占洛阳。杨侗深忌王世充,欲乘机调离洛阳,命王世充率本部二十万人马往函谷关,抗击长安东进之军,调函谷关杨文干回。不想王世充抗命不从,只同意派出亲弟王注,与麾下得力战将朱粲、王仁则等率三万人马前往协助杨文干守函谷关。并暗中命王注乘机除杨文干,以达到独揽兵权的目的。越王见王世充抗命,无可奈何,只得令杨文干主将、王注为副将,同时调集周边将士,在函谷关抗击长安军。

那杨文干本庶民,得名师指点,文武双全,从军参战,战功颇多,步步升迁,成为越王杨侗手下一员大将,但累累受王世充等士族排挤,不得志,被越王派往守函谷关。

那杨文干得越王令,持令调集周边将士,又得洛阳新征士卒数万,共十多万人马。探知长安大军已将到函谷关数十里外,次日将到,乃召副将王注,道:

"函谷关以西十多里,颇合用军之道。吾留三万人马于函谷关内,九万人马分伏函谷关西门南北两面,再沿关西十里分设两道埋伏,每道两万人马。敌军来,逐次击之,以疲敌军,待其进至关前,主力伏兵尽出,待战至激烈,城中生力军出击,敌必败。"

王注道:

"将军谋略非我等所能,此计必克敌。吾新来,不熟地形,请留函谷关。"

杨文干许之,王注喜形于色。杨文干却又令麾下大将玉竟锐、王保保率三万人马协王注留函谷关,其实,杨文干不放心王注,派两将监视之。王注顿时变色。安排完毕,令全军带两天干粮,亲率十万大军按计划西出埋伏。因多留三万人马于关内,杨文干只得将关前伏兵减至六万人马。关前伏兵自己亲自与弟弟杨文武一道指挥,其余两道伏兵分别由手下战将来俊杰、成云率领。

杨文干人马调动,早有探子报世民,于是,世民乃与建成一道,召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商议对策,王圭道:

"敌伏不宜进,可待敌伏兵回,再进击不迟。"

房玄龄道:

"敌死守函谷关,反不宜攻。"

杜如晦道:

"王世充深忌杨文干,王注前来未必助之,此时,王注守关,杨文士出伏,乃我军进击克敌之良机也。"

建成道:

"恐难胜敌伏兵。"

世民道:

"可先派兵透敌伏兵,其伏兵出,我亦派一军出击,再出击,再引伏兵,破两道伏兵后,全军进至函谷数里外,待敌主力伏兵出,再猛击之。即不破关,亦大量杀伤敌军。"

建成道:

"尔主战事,听尔的。亦由尔指挥。"

于是,世民乃在前率军进,建成在后督兵,做后勤保证。世民率军至二十里外,渐次进入山坳,于是,令大军暂停。亲率诸将往前侦察地形,至函谷关十里外,见道路渐窄,适合伏兵,乃对严肃众将道:

"此战乃进入洛阳前最限险之决战,务请各将用命,有功者重奖,负令者斩。众将均吾兄弟,万勿使吾痛心疾首。"

众将一齐应是。于是,世民当即排兵布阵。令屈突通、刘文静各率两万人马在此两边埋伏,令刘玄基率两万人马前进,有伏兵只可败,不可胜,引敌军进入伏击圈,伏兵出,再回兵合击。击败首道敌伏兵后,屈突通、刘文静再伏,刘玄基再前往引敌。如此前进,逐次击敌。

此时,冯立、冯飒、王皓、何常等建成麾下战将久未参战,积极请战。世民许之,乃令冯立、冯飒代屈突通,王皓、何常代刘文静率伏兵。世民又将八千玄甲兵分为五队,令屈突通、萧禹、殷开山、刘政会各率一队,机动调用。将主力分成三队,每队三万人马,令刘文静、段志玄、候君集各率一队。命待至函谷关城下,刘文静率一队主力攻击,引伏兵出,段志玄率一队会同刘文静、冯立、冯飒、王皓、何常一道攻击,史特来则率三万弓箭手,待城外伏兵出,再进占两侧山头,沿山而下,择机以箭射敌。候君集一队则专待城中之敌出击,再往截击。

却说刘玄基率两万人马缓缓前进,进至数里,突然两旁山上杀声震天,大队人马突然杀将下来,刘玄基奋兵应战,不能拼挡,只得率军败走。来俊杰也不贪功,依计退回第二道伏兵后。

于是,刘玄基乃复引军进。冯立、冯飒、王皓、何常乃率伏兵前移数里埋伏。大军亦随前移。刘玄基率军进数里。突然山上两边又杀声震天,那敌将成云率伏兵猛击,来俊杰亦率军返回进击。刘玄基率军抵挡一阵,顿时战死不少,只得败走。来俊杰欲退,成云道:

"不入虎穴,岂能引虎?吾等就是战死,亦要捣敌心脏,引其进关前,以行杨公之计。"

于是,来俊杰、成云挥军猛进。冲至数里,冯立、冯飒、王皓、何常乃率四万伏兵杀出,双方数万人马在狭窄之地拼杀,但来俊杰、成云为引敌主力,亲自督兵冲杀,每有后退者,立斩于马下,于是,将士奋力向前冲,长安军虽然人多,仍不能抵挡,渐有败势。

于是,世民令刘文静率三万人马冲上,加入团战。此时,洛阳军虽有成云严厉督战,但不竟遇到了新的生力军,只一会儿就战死数千,士卒纷纷溃退。成云、来俊杰阻挡不定,反而被纷纷后退的士卒裹挟而回,又见长安军源源不断冲来,只得下令全面撤退,迅速回到函谷关下。退至城墙前,成云集中将校,大声道:

"今杨公有妙计,借城上之助、两面伏击以击敌,我等为药引,引敌全出,诸军再合力一举克之。请诸将士用命。"

于是,成云、来俊杰乃率余下两万多人马回头大战冲来之长安军。刘文静、刘玄基、冯立、冯飒、王皓、何常等指挥余下的六万杀上。洛阳军不能挡,纷纷后退到函谷关城下。长安军纷纷冲上。突然,城上猛射下一阵箭雨,长安军纷纷中箭倒下,刘玄基、何常等数将中箭受伤,刘文静只得下令急退。

那杨文干见时机到,与其弟杨文武率六万伏兵夹滚滚风尘从两面山上冲下,直冲向正在败退的长安军。长安军见敌伏兵突然出击,败得更猛,刘文静、冯立、冯飒、王皓等止不住如山倒的败势。

世民见敌伏兵出尽,大手一挥,当先与屈突通、萧禹、殷开山、刘政会各率一队共八千玄甲兵从败兵的两侧如飞的杀向冲来的洛阳军。一队队铠甲鲜明的玄甲骑兵尤如一把把锋利的钢刀,直插向冲下的队队伏兵腰部,所到之处,刀枪翻飞,鲜血横流,惨叫连连。冲下山的伏兵顿时被截断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

那杨文干见骑兵猛袭,又见帅旗飘飘于其中,乃知敌全军之指挥中枢在此,却并不慌乱,与杨文武、成云、来俊杰率冲四万人马迅速杀回,直冲向世民。

那杨文武,有万不当夫之勇,曾在剿历山之贼中,与贼相遇,仅率数百之兵杀退万多豪贼,贼首被擒,传为战神。此时,立功心切,凭着马快,舞起一双百多斤大锤,单骑如飞杀向世民。

刘政会冲上迎战,被一锤震落大刀,口吐鲜血,伏于马上。殷开山、屈突通见刘政会危险,一支长枪、一把大刀杀将上来,那杨文武两锤猛扫,顿时将两人攻势卸去,如飞越过,得意哈哈大笑而去。就在此时,世民已拉开强弓,瞄准猛放,只听得"嗖"的一声,长箭快如流星,直飞向杨文武。那杨文武大笑未停,箭却已穿喉而过,竟断气跌下马去了。

杨文干见世民杀死亲弟,顿时大悲,率军奋力杀透玄甲军,引前后军汇合,回头欲再战世民,却见玄甲军已不见踪影。

那刘文静乘玄甲兵奇袭之机,取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乃与冯立、冯飒、王皓等引兵回头再战。此时,段志玄亦引三万人马加入混战。此时,战场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杀声震天,一时未分胜负。世民与屈突通、萧禹、殷开山、刘政会所率玄甲兵再出,回头冲入阵中,专门猎杀混战中的敌方将校。只半个时辰,洛阳兵不支。杨文干以为还有后着,并不着急,指挥着成云、来俊杰等战将,边战边退向城下,欲待城内六万生力军依计杀出。苦苦支撑,却始终不见城内之军出城。

原来,王注见杨文干令玉竟锐、王保保率三万人马于城内,监视自己,心中暗怒,待杨文干率主动出城,乃以商议两军联合作战为名,召集玉竟锐、王保保商议。两将疑之,率数十将战前来,入帐,却不见王注,心中暗叫上当,急欲回。

此时,朱粲、王仁则率上千人马紧紧包围。玉竟锐大怒,率手下强冲,大刀猛砍,连杀士数人,眼见破围而去。朱粲如飞迎上,大手一探,抓住玉竟锐砍来大刀,顺势猛一拖,玉竟锐失去重心,直冲到朱粲面前,那朱粲双手抓住玉竟锐双肩,大喝一声,出力一撕,竟生生将玉竟锐撕成两块,血淋淋的,王保保等慌得逃回去,丢下武器投降。于是,王注一举收杨文干三万人马,函谷关被王注控制。因此,无论杨文干此时如引苦苦支撑,王注就是不出兵。

那杨文干见长安军越来越多,城内始终没有动静,乃对着城上大叫道:

"玉竟锐!王保保何在!"

王注在城墙上探出头,笑道:

"两人造反,一个被杀,一个正押往洛阳。杨将军不必记挂。"

杨文干怒道:

"卖国贼,吾变厉鬼亦杀尔!"

王注大笑而去。杨文干回头见将士拼死抵挡,死的死,伤的伤,十万人马此时只余约六万多,乃令来俊杰、成云率三万人马向北山突围,亲率三万人马向南山逃去,不料上至半山,突然下起一阵箭雨,白白被射死不少人马,只得撤回,见来俊杰、成云亦狼狈撤回,远远见世民率玄甲兵冲来,仍长叹一声,率成云、来俊杰而出。对世民大声道:

"为将士性命计,原投效。"

于是,世民乃令停止进攻。顿时双方将士欢呼不已。城内王注见杨文干投降,知函谷关难守,乃率六万人马逃回洛阳。于是,函谷关不战而下。

建成闻杨文干投降,大喜,令人大摆宴席接待,杨文干恨世民杀杨文武,又见建成身为世子,厚待自己,乃与手下众将一起投靠之。

次日,世民将缴获所得尽赏有功将士和战死者家属。建成知,乃前来,对世民道:

"赏罚之道在于国,不应有私。"

世民道:

"将士舍生亡死,多少奖偿都不为过。"

建成道:

"下不为例。"

偏此时,何常过来,听到兄弟两对话,道:

"朝廷奖赏太寡,不足慰将士。"

建成喝道:

"国之大事,岂到尔所非议?"

何常尴尬而退。于时,建成乃与世民正商议进军洛阳计。忽唐王令到,命率军速回军长安。于是,建成、世民只得率军退回长安,将大军扎于城外,匆匆而回见唐王。

此时,元吉也早得唐王之命赶回长安。唐王见建成、世民、元吉均回,大喜。乃召集道:

"今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宇文化及扶炀帝侄杨浩为帝,继杀杨浩自立为帝,洛阳杨侗为帝,江淮杜伏威、山东窦建德、瓦岗李密、陇西薛举、楚地萧铣等纷纷称帝称王。吾等亦需正名,激励将士,以保关中、拓疆土、成大业。"

世民道:

"今各方反隋,吾扶之,正好尽收其旧部,壮大自己,何乐而不为?父王不必反其道而行之?"

建成道:

"当断不断,必为其害。且去旧立新,正是聚人心、立国安邦不二之法。"

世民道:

"此言差矣!"

世民正要滔滔若河的说服李渊。李渊却不奈烦的打断世民,道:

"吾意已决,不必再言。"

世民乃不言。于是,父子三人便计议改朝换代之计划,排查各地不稳因素。建成道:

"最近庆州贼起,地方未定,不如派杨文干率本部人马往驻防。"

唐王以为然,乃令杨文干率本部人马往庆州。令世民加强禁宫和京师控制。次日,唐王召朝中众大臣在唐王府议事。李渊道:

"今炀帝被杀,各地烽烟四起,隋气数已尽,天下百姓不能系于杨侑。"

李纲道:

"然也。昨夜紫微星从北升起,熠熠生辉,长安百姓纷纷言唐王当有天子。可奏请恭帝效尧舜之法。"

陈叔达、封德彝、长孙顺德、高士镰、龙盛等纷纷附和。

次日上朝,朝中重臣陈叔达、封德彝、李纲出班奏道:

"今四海动乱,隋气数将尽,昨晚天象示,唐王乃真主,主上可行尧舜之礼。"

恭帝道:

"反常气象,不足为信。只要君臣共治,暇以时日,必有所成。"

建成道:

"主上要做人人敬仰之尧舜,还是要做人人垂骂之秦二世,全在一念之间。"

忽一人出班,大声道:

"是尧舜,还是秦二世,自有史评?倒是尔等欲效师马超乎?"

突然,帐后手起刀落,那人即倒在地上,血溅三尺,顿时气绝。众人一看,却是长史杨浦,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噤若寒蝉。恭帝吓得不浅,只是流着泪、可怜巴巴的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乃议定向唐王禅位之王道吉日为五月初九午时。

众臣又奏请恭帝先授唐王戴十二冕旒、升天子华盖、建天子旌旗。恭帝一一许之。禅位将近,唐王召陈叔达、封德彝、李纲三人,商议朝中各职位任命和各地文武任命,令三人共似方案,并道:

"各官属任命,务必以世家、以功绩,量才录用。尔等三人乃忠正之士,望公心考量,提前外泄者斩。"

三人齐声应是。陈叔达道:

"谁为太子?"

李渊道:

"此吾久虑,未得其果。"

陈叔达试探问道:

"建成可否?"

李渊沉思不言。李纲、封德彝齐声道:

"自古长幼有序。未有立幼者不乱,今行古例,可免身后子孙纷争,减少杀伐。"

李渊道:

"此非尔等所议。建成、世民不列方案。朝廷前十职位由寡人亲定。"

于是,三人乃详议朝中和各地职位任命,李渊数易其稿。

宫中杜杨柳暗向世民报李渊立太子犹豫之事,世民乃召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商议。长孙无忌道:

"唐王非常人,太子之位不能明争,只能暗谋。古立长不立幼,估为建成。"

杜如晦道:

"唐王心属建成,但秦公功高,所以犹豫。我等不宜动,只望建成此时举止失当,扭转乾坤。"

世民以为然。此时,建成得尹妃暗报,知父王为太子事犹豫,乃召王圭、王皓、冯立、冯飒密议对策,王皓、冯立、冯飒主张拢络重臣,游说唐王。王圭道:

"帝王家事,外人插手,甚为忌,搞不好反益别人。不如与元吉结盟,只要其肯出面,吾自有妙计。"

于是,建成与王圭亲往元吉府上。此时,那元吉正为公主杨丽儿借探姑姑杨莹之名,整夜留宿秦公府而醋意大发,心中对世民恨得交牙切齿。忽一个下人匆匆而来,欲报建成到,还未开口,便被元吉一掌拍倒在地,大骂道:

"奴才!奴才!"

建成率王圭入,见元吉暴怒,笑道:

"兄弟息怒,今有大事共谋。"

说罢,乃伸手执着元吉手入厅,令下人退去,建成道:

"父王不日登基,其虽未言,必以吾为太子。望弟及时为我美言,吾得天下,必立弟为皇太弟。"

元吉本有野心,只恨建成、世民太强,自己无力争,只得作罢。今闻建成之言,心中顿时燃起了一丝丝希望。乃喜道:

"兄如不食言,吾必效力。"

建成与元吉击掌道:

"食言者天打雷劈!"

元吉欲即往唐王府。王圭阻,道:

"将军欲进何言于唐王?"

元吉道:

"言建成文治与厚德。"

王圭道:

"此唐王深知也。"

元吉转回来,疑道:

"那不必再言。"

王圭道:

"非也。天下父母均喜兄弟团结共存,最怕兄弟相残。在下建议将军向唐王如此如此的哭泣进言,唐王必立建成为太子。"

元吉闻言,以为然,乃按照王圭所言,往唐王府,出得门外,杨妃悄悄追上,道:

"建成之言不可信。"

元吉笑道:

"当然不可信,待其争得太子,收拾世民后,吾再收拾之。其时,吾为太子乃至皇上,有尔后悔的。"

杨妃道:

"尔依附建成,将来有尔后悔之日。"

元吉不听,乃直往唐王府,一见李渊,大哭道:

"父王,孩儿们将被杀了,救命啊!"

李渊惊奇问道:

"好好的,谁要杀尔了?"

元吉哭道:

"闻父王有意立世民为太子,那世民刚强无比,其将来登位 ,必大开杀戒。我等安能不死?望父王立向来仁厚之长兄为太子,以其性格,将来必厚待兄弟,我等无恙矣。"

元吉之言,正刺中唐王心事,乃下定决心立建成为太子。于是,李渊乃扶起元吉道:

"尔回去叫大家放心,孤必善自处置。"

于是,元吉乃去。

转眼间,到了吉日良晨,恭帝乃命大内总管杨应深将玉玺送往唐王府。李渊再三遥拜恭帝,然后受玺。接着,唐王亲与建成、世民、元吉及一班大臣往南郊祭天拜祖,半日而回。午时,李渊在侍卫的拥护下于武德殿登基,并令开大殿门。于是,众大臣贯鱼而入,一齐下拜,三呼万岁。

李渊乃颁召改义元二年为唐武德元年,大赦天下,文武各升一级,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授世民为尚书令,陈叔达、封德彝为左右仆射,裴寂为侍中,窦轨为中书令,刘文静为纳言,高士镰、长孙令为内史令,李纲为刑部侍郎,长孙顺德为礼部尚书,龙盛为户部尚书,屈突通为兵部尚书,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唐俭为御史大夫,武士彟为光禄大夫,各地任职文武职位不变。追尊父亲李浩为元皇帝,母独孤氏为元皇后,谥窦氏为太穆皇后,立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二人均开府直属,元吉为齐王,李道宗为怀王,李孝恭为成王,李靖为兴国公,刘玄基为荣国公,段志玄为晋国公,降恭帝为哀国公。

次日,又下旨废炀帝所有律令及捐税,全面实行租庸调制,在保持现有军队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府兵制和战时调将制。(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阅读:
超级系统危险关系无限恐怖宿主天才小毒妃逆天邪神庆余年绝世武魂武映三千道
相关推荐:
大秦之小兵传奇2助龙升天执掌天命命运道君三国第一剑斩毒绝品天骄穿灵风范烈霸噬天下